近日記者獲悉,陜西風景線旅游文化開發有限公司與柞水木耳小鎮生態旅游有限公司強強合作,計劃投資3億元,共同打造全國示范性木耳產業綜合體,謀求產業新動態、新發展,以農業產業帶動地區旅游發展,以旅游發展帶動經濟增長。
柞水縣因柞樹多而得名,柞樹又是生產食用菌黑木耳、香菇的優等菌材。柞水人明清時期就從事木耳生產。因此,柞水是優質木耳的原產地。話說秦嶺數寶,木耳其一,優質木耳對水質要求極高,而秦嶺地區作為優質木耳產區,在全國都有著非同一般的地位,漢中、商洛、安康及寶雞部分地區都是黑木耳的重要發展區域。被譽為“木耳小鎮”的柞水縣下梁鎮西川村,通過“支部+三變+村集體經濟”和“企業+基地+農戶”的生產模式,僅食用菌一項就使當地貧困戶每年增加1200元以上的收入。食用菌產業不僅帶動周圍村民脫貧摘帽,木耳小鎮也成為了陜南鄉村旅游的景點之一。
為謀求長遠發展、可持續增效,陜西風景線旅游文化開發有限公司依托西川村現有資源優勢、生態環境優勢、基礎設施優勢,站在助力西川村旅游、文化、經濟快速發展高度,以優化鄉村旅游發展、促進產業升級、激活人氣為目的,深度融合生態農業示范、田園度假、健康養老,以促進區域經濟增長,塑造陜南鄉村休閑旅游品牌新標桿。通過產業拉動旅游,最終實現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的高度統一和良性循環。
據了解,該項目總投資4.5億元,占地面積1850畝,分為門戶區、示范區、觀光區、生產區、加工區5大片區,于2017年4月開工建設,目前已完成投資4.25億元。門戶區建成木耳休閑廣場、游客接待服務中心、生態停車場等附屬設施;示范區以木耳技術研發和木耳菌包生產為主,建成占地21畝的木耳技術研發中心和3條百萬袋菌包生產線,年可生產地栽黑木耳菌包1000萬袋;觀光區建成吊袋木耳鋼架大棚105個、木耳博物館620平方米、木耳盆景園50畝及木耳游樂園設施;生產區建成年產500萬袋的地栽黑木耳菌包生產線1條,建設標準化黑木耳大田栽植示范基地500畝;加工區建成生產車間5100平方米,年可加工農產品1000噸。通過“支部+三變+集體經濟”和“企業+基地+農戶”的模式,依托陜西野森林、陜西秦峰等知名企業和村集體注冊的柞水縣豐年農業有限責任公司,示范帶動850戶貧困戶以土地、資金量化折股參與發展木耳產業。年可實現產值5250萬元,接待游客20萬人次,實現經濟效益0.7億元,上繳稅金595萬元,解決群眾就業2580人,人均年可增收1萬元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