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內蒙古大興安嶺東麓扎蘭屯市,有一個美麗的小鎮——蘑菇氣。這里依山傍水,景色宜人。近幾年,借“林”發力,做足“食用菌”文章,靠蘑菇產業為群眾找到了一條綠色發展的致富路。
“蘑菇氣”為漢語、鄂溫克語混合語,意為“盛產蘑菇的地方”。這里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得天獨厚,蘑菇、榛子、蕨菜等野生山產品種類繁多、蘊藏量大。
每年八九月,叢林里到處彌漫著蘑菇的芳香,有大腿蘑、黃花蘑、變色蘑、榛蘑、花臉蘑等近20個種類,給當地采摘的農民帶來了豐厚的收益。
家住惠鳳川村的66歲呂景林,老伴臥床不起,家中沒有勞動力,生活比較困難。到了采摘季,他每天清晨穿上水靴背著筐,天剛放亮就到山上采蘑菇。
呂景林每天能采三五十斤,下山簡單分類后,蘑菇就會被小商販收走,一天平均能賺200多元。
農忙種糧食,農閑采蘑菇。像呂景林一樣,采摘季節村民們幾乎全鎮出動,大多村民靠賣蘑菇收入可達3000多元,高的突破1萬元。僅采摘蘑菇一項,全鎮農民增收4000多萬元。
這么多優質的蘑菇被采下山,農民如何能獲得最大的收益?蘑菇氣鎮的做法是打造一條產業鏈。
張國昌是國昌農副產品收購合作社負責人,是鎮里5家收購野生菌企業之一。
“本地產的蘑菇全身都是寶,品質最好的可以做整株速凍,稍好一些的做切片,一般品質的做切塊,就連‘泥角子’烘干后也照樣有人收購。我們的蘑菇目前主要銷往云南,出口亞洲、歐洲等地區。”張國昌說。
合作社自2010年成立以來,加工規模不斷擴大。2019年可加工生產食用菌干品800噸、速凍2000噸,輻射帶動600多戶2000余人,近2年每年帶動130戶左右貧困戶就業。
朱富是小商販中的一員。以前沒有合作社時只能小打小鬧,收購來的蘑菇處理不及時當天就會變質。現在有了合作社的生產線,不論什么時候下山蘑菇都有人收。每年不到2個月的收購季,朱富就能收入1.5萬至2萬元。
在蘑菇氣鎮,像朱富一樣收蘑菇的小商販有幾百人,既服務了采蘑菇群眾,個人又有了可觀收入。
合作社帶動了群眾就業,130多名村民在合作社里變身為工人。于玲是易地搬遷戶,住在鎮區集中安置點。在鎮勞動就業社會保障服務平臺幫助下,于玲到食用菌合作社務工,實現了增收脫貧。
“在合作社上班,一天收入200元左右。算下來,每年的勞務費和分紅加起來能有1萬多元。”于玲說,發展蘑菇不僅增加了家庭經濟收入,她還買了小汽車。
野生食用菌原材料精加工的季節性較強,蘑菇氣鎮從長遠出發,采取“公司+合作社+農戶”發展模式,鼓勵龍頭企業與農民通過簽訂購銷合同、承租返包或以土地使用權、產品、技術和現金等形式入股,大力發展人工食菌生產,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
蘑菇氣鎮整合各類項目資金建起食用菌園區,并在東南西北中5個村進行布點,建設了5個食用菌生產基地,確保一年四季增收。
灣龍溝村今年建了3個滑子菇種植大棚。村第一書記盧俊洋介紹,一個大棚可以有6萬元收入,大棚分別租給村里3個致富帶頭人,條件成熟后再推廣至全村。滑子菇一年可生長2季,每棚一季上繳租金2000元,這成了壯大村集體經濟的又一途徑。
到了滑子菇采摘期,村里首先想到的就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建檔立卡貧困戶于金龍、李曉玲夫婦是第一批進入滑子菇大棚進行采摘和修剪的村民,僅僅20多天,每人就有2000余元收入。像于金龍兩口子一樣,在滑子菇大棚務工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有10多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