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貴州省赤水市寶源鄉充分利用自身自然地理條件和豐富的林地資源,將綠色發展與鄉村振興相結合,以
“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大力發展林下竹蓀種植產業,為群眾拓寬增收致富道路,讓綠水青山實實在在變成金山銀山。

眼下,聯奉村竹蓀種植基地已經進入采摘季,走進基地,“身著潔白裙、腳蹬淺紅靴”的“雪裙仙子”、“竹蓀姑娘”宛如婀娜仙子。村民們正在忙著采摘、分揀、烘烤。竹蓀只有在早上7-9點才會生長,并且溫度越高,生長速度越快,散裙后的竹蓀如披著一層薄薄的網狀白紗,極不易采摘。為了保證竹蓀的完整度,每天要趕在竹蓀還未散裙前完成采摘。

2021年4月,寶源鄉聯奉村引進竹蓀種植技術建設竹蓀種植基地,目前,已種植30余畝,帶動40戶、60余人次的用工量,今年可采摘3批,預計每批總產量可達5噸左右,日產量最高時,可采摘500公斤。

基地除了帶動村集體經濟發展外,也為本村村民提供大量的就業崗位。產業的發展不僅讓當地群眾實現就業增收,也讓大家學到了技術。寶源鄉聯奉村擁有適宜竹蓀自然生長的氣候條件,交通便利,得天獨厚的自然地理條件讓該村竹蓀走俏市場。
據了解,寶源鄉聯奉村通過村委帶動、農戶參與、基地生產銷售的發展模式,帶動農戶種植竹蓀,讓原本主要種植傳統農作物為主的農戶裝上了增收“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