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進位于曾都區南郊朱家灣的隨州市曾都區逸村機械制造有限公司,高大明亮寬敝的鋼構廠房內一片繁忙景象,工人們有的在切割鋼板,有的在電焊機架,有的調整機器……為趕制訂單有條不紊地忙碌著。這是一家食用菌機械研發制造企業,集研發、設計、生產、銷售于一體,公司如今的紅火發展離不開總經理陳益撐的堅持和創新。
立潮頭苦苦尋覓致富路 寧折不彎越挫越勇謀發展
在選擇食用菌機械制造之前,陳益撐在多個行業干過。1992年,他初中畢業后就踏上了社會。他懷揣致富夢想,在2002年前,他煮過酒,當過銷售員,喂過牛,養過雞、黃鱔、龍蝦、泥鰍,扛過水泥、開過摩的、種過黑木耳,然而面臨的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敗。盡管如此,陳益撐卻從未氣餒過,仍四處尋覓致富項目。后來,他把目光投向了黑木耳打蓋機。
盯準項目,說干就干,但不蠻干。陳益撐在注冊公司同時,買了一臺樣機進行研究。幾經改造,打蓋機不僅速度提高了一倍,而且質量有保障。機器一面世,就受到客戶青睞,定金紛至沓來,產品供不應求,生意做得風生水起,讓他小賺了一把。于是,他迅速加大投入,擴大規模,結果2008年突如其來的亞州金融危機,讓他的機器賣不出,售出的機器資金收不回,公司瀕臨倒閉。面對重重困難,陳益撐不服輸、不放棄,他靜下心來,邁開雙腳進行市場調查,最終決定研發制造食用菌機械,把菇農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助力食用菌產業發展。
重創新推動企業轉型升級 以思想破冰引領發展突圍
最初對于食用菌機械制造,陳益撐實打實是個門外漢,但他相信科技的力量。他成立科研所,重金招聘技術員組成研發團隊,瞄準數字化食用菌機械生產前沿,搶占制高點,實現從“跟隨”到“領跑”的轉變,創造出一個又一個“不可能”。他深知,只有一流的產品才能擁有一流的市場,賣出一流的價格,獲得一流的利潤。
在公司成長為規模性高新技術企業的過程中,陳益撐始終有著明確的人生追求:“我當不了科學家,也要練就一身‘絕活’,做個能工巧匠。”他多年和科研團隊一起鉆研,完成了從門外漢到工程師的蛻變。他針對國內外市場需求,和科研團隊一起研發生產出20多套、100多種數字化、程控化、智能化食用菌系列機械,成了市場的搶手貨。他多次針對故障進行產品工藝改進,常常為了一個參數,在現場一蹲就是好幾個小時,反復測量、調校,直到確定精確值。他是工友心中的“陳鐵人”“拼命三郎”,能吃苦、善攻堅、樂奉獻,把青春和汗水灑在食用菌機械制造上。目前公司已獲4項國家專利,還有11項待批。
如今的陳益撐,仍經常在科研室里,和新一代科研人員,帶著高度的使命感、責任感、緊迫感,圍繞數字化食用菌機械科技開展創新研發,“我們不要‘差不多’!要干就盡力做到極致,創百年品牌,爭世界一流!”
拓市場主動融入“雙循環” 巧借物聯網進行云銷售
為穩出口、擴內銷,主動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陳益撐組建了20多人的銷售團隊,線上線下同時發力。既重視海外出口,又深耕國內市場。
今年6月,陳益撐帶著食用菌機械參加第二屆中國食用菌博覽會,實現會上比質量,當場談意向,“云”上拿訂單,網上收貨款,視頻上服務等。他了解到河南省三門峽市盧氏縣林海新華有限公司急需食用菌機械后,在網上洽談意向、“云”上拿訂單,林海新華公司一次訂購了54臺套價值150多萬元的食用菌機械。
網銷重在服務。2017年,恩施自治州來鳳縣曾老板網上購買了逸村公司的烘干機,使用時出現烘干不徹底、烘干速度慢的情況,立即向陳益撐求助。陳益撐帶著技術員現場查故障,查出是機板控制系統出了問題。為減少曾老板的損失,陳益撐以高價在當地購買原材,現場修理更換。年底曾老板打電話告訴陳益撐,改造的烘干機不但為他降低了用電成本,還為他增加收入50多萬元。正是逸村公司的優質服務,讓公司銷售呈現“井噴”,產品供不應求。
當前,陳益撐正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為引領,深化企業科技評價制度改革,堅持質量、績效、貢獻為核心的評價導向,既鼓勵支持科研人員甘坐“冷板凳”、勇闖“無人區”的原始創新,又引導激勵敢啃“硬骨頭”、善打“攻堅戰”的協同攻關,主動對接食用菌產業數字化發展,助力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