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省保山市界頭鎮大園子社區致富帶頭人楊世遜從貴州省引進的紅托竹蓀試驗種植喜獲成功。在大園子社區紅托竹蓀種植基地錯落有致的大棚里,未破“殼”的粉紅色竹蓀蛋一個挨著一個,半遮掩的松針里冒出紅托竹蓀,只用短短幾分鐘,村民就采摘滿滿一筐紅托竹蓀。
竹蓀營養豐富,香味清甜,滋味鮮美,自古就被列為“草八珍”之一,含有豐富的多種氨基酸、維生素、無機鹽等,具有滋補強壯、益氣補腦、寧神健體、保肝護肝、提高免疫力的功效。
據介紹,紅托竹蓀是目前已知的竹蓀品種中品質最好、價格最高的一個,是貴州的特色食用菌。以氣息清香、味道鮮美、肥厚脆嫩、久煮不爛而聞名,具有“雪裙仙子”、“山珍之花”、“真菌之花”、“菌中皇后”之美稱。
騰沖生物多樣性豐富,氣候地理條件適合菌類生長,發展紅托竹蓀種植產業又為群眾增收拓寬新路子。作為大園子社區的黨總支副書記,在楊世遜看來,共產黨員就是要為老百姓做出表率,做社區群眾的“致富帶頭人”,要讓大家的“口袋”都鼓起來。以往,這里的農民種植的作物都是大眾型的,勞動密集型產業,經濟效益低。這幾年,他一心想著如何引進具有市場競爭優勢的新興產業,讓農民能夠增收致富。
大園子社區紅托竹蓀栽培基地今年試種7畝,產量高、質量好,幾個月時間,每畝地產出干竹蓀300斤,估算每畝純收益多達3-5萬元。下一步,他們將采取“合作社+基地+種植戶”模式,將紅托竹蓀產業做大做強,與農戶簽訂種植合同,提供菌種、技術給種植戶,最后,將產品回收、加工、銷售,達到一體化種植目的。
其實,種植紅托竹蓀并不是楊世遜第一次帶頭發展產業,他早年在外打工,當了解到政府鼓勵和扶持中藥材種植后便毅然回鄉,投資建立茯苓加工廠和菌種培育廠,發展了茯苓、天麻等中藥材種植和加工產業,并帶頭成立農業股份有限公司和農民專業合作社,讓群眾參與入股分紅,實現共創共有。
近年來,圍繞騰沖打造“世界健康生活目的地”的目標,界頭鎮大園子社區不斷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大健康”產業,結合騰沖的生態、土地、氣候等資源優勢,以茯苓、天麻等中藥材為主導產業,積極推行“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不斷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同時,引導群眾參與土地流轉,利用閑置房屋和土地發展產業,吸收本社區群眾參加技能培訓,就近參與培育種植,讓種植產業成為界頭鎮的富民產業,助推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