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貴州省大方縣各地村民正忙著采摘冬蓀,一棵棵小小冬蓀,成為他們增收致富的“新引擎”。目前,大方縣冬蓀種植涉及25個鄉(鎮、街道),種植面積約32118.73畝。這個亮眼的數據,與一個人息息相關。他就是2021年全省“最美科技工作者”、貴州省農作物品種資源研究所副所長朱國勝。
2014年12月,朱國勝掛任大方縣委常委、副縣長,用科技助力大方縣產業發展。當時大方縣冬蓀以傳統栽培技術為主,對木材資源消耗大成為制約產業發展壯大的瓶頸。為解決這一問題,朱國勝帶領食用菌科技創新團隊與大方縣相關企業合作,通過攻關成功建立起利用天麻廢菌材栽培冬蓀新技術、火麻林下栽培冬蓀立體循環模式、冬蓀代料發酵菌棒和菌床層架栽培新技術、冬蓀代料發酵菌棒直接脫袋仿野生栽培技術、冬蓀竹蛋集中出菇技術、篩選出3個冬蓀優良菌株、建立產地初加工技術等。這些栽培技術以各種廢棄物為原料,發酵制作菌棒實現層架栽培,以菜園土為覆蓋物栽培,實現了農林廢棄物資源化利用,保護了環境,解決了連作障礙和成本高問題,該技術已獲1項專利授權,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目前,這些技術已規模化推廣應用,成為貴州食用菌產業助推扶貧和鄉村振興的一個亮點。
作為全省食用菌領域的專家,用科技創新支撐食用菌產業發展是朱國勝的主要工作。這些年,他領銜建立了貴州省天麻竹蓀育種和栽培科技創新人才團隊,團隊成員已發展到13名;牽頭建立貴州省農業科學院食用菌研究中心、貴州省食用菌育種重點實驗室、貴州省食用菌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等省內一流的科技創新平臺,推動全省食用菌產業科技創新初見成效。
他和團隊不僅建立起小核心、大協作的全省食用菌菌種保供體系,與省內外10余家科研院所和高校形成種源大協作,與36家省內企業建立菌種菌棒保供大協作,還持續推進菌物資源普查和創新利用項目。目前團隊采集野生菌物標本約16800份,分離菌株2100余株,涉及600多種,開展50多種野生菌株馴化栽培研究。
他還帶領團隊攻關竹蓀種植共性難題,實現竹蓀液體菌種生產技術、袋料菌棒生產技術、菌棒多模式栽培技術突破,竹蓀菌種生長周期由1年縮短到4個月,菌棒生長周期縮短到3個月內,生物學轉化率達到50%以上,逐步推進竹蓀多模式、周年化、集約化、生態化生產。
此外,他還積極推進成果轉化應用,在全國天麻產區推廣自主選育的優良蜜環菌46號,創新的紅托竹蓀液體菌種生產技術和菌棒多模式栽培技術推廣14000余畝,創新的冬蓀仿野生栽培技術累計推廣50000余畝,成為當地農戶增收的強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