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蕭縣:種下羊肚菌 走上致富路
冬日暖陽下,在安徽省蕭縣閆集鎮劉店村的一間廠房里,村里的返鄉創業帶頭人陳海峰和70歲的脫貧戶杜發謀擼起袖子,認真地制配羊肚菌外源營養袋。他們熟練地將秸稈、木屑、腐殖土、麩皮等原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扎捆成袋,堆放在一起。
推進鄉村振興,產業振興是關鍵。閆集鎮共有脫貧人口6333人,依托產業幫扶、健康幫扶、金融幫扶等惠農政策,全鎮順利實現脫貧任務,但存在產業發展弱、集體經濟少、動力不足等問題。今年,鎮黨委、政府探索“黨支部+能人帶動+產業興農”、“合作社+村民”模式,持續增加村民收入,壯大村集體經濟。
陳海峰多年在外發展對菌類市場行情很了解,去年和鎮村干部反復溝通、充分論證后,試種了7畝羊肚菌,經濟效益可觀。今年流轉200畝土地,與脫貧村民簽訂務工協議、提供菌種、組織技術培訓、統一回購銷售,帶動周邊村民參與發展。
針對羊肚菌培育過程中的技術難題,陳海峰成立了農作物種植專業合作社,與鄭州輕工業大學珍稀食用菌研究所等科研機構開展合作。在權威專家的指導下,他反復摸索,大膽試驗,開展原種的擴繁和制作、發酵滅菌、雜菌處理及溫度濕度管理等多個方面的技術攻關。
閆集鎮羊肚菌產業蓬勃發展的背后,凝聚了新一屆鎮黨委、政府領導班子的辛苦付出。為進一步做大做強支柱產業,鎮黨委書記張磊積極協調縣農業農村、鄉村振興等部門,落實產業發展配套項目,為村里爭取了一間占地2000平方米,包含專業生產線和無菌凈化車間的廠房項目。新廠房建成后,帶動產業由粗放式、技術含金量低的管理模式向技術含量高、精細化管理模式轉型升級。作為村集體固定資產,采取租賃的方式入股合作社,每年按照一定比例收取租金作為村集體經濟收入重要來源,用于優化推廣羊肚菌種植技術,村公益設施投入等。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