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對中國食用菌行業來說,必將成為不平凡的一年。
2021年,在全球經濟低迷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食用菌行業卻迸發出了前所未有的內生動力,年產值、年產量實現了雙增長,成為全球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習近平向菌草援外20周年暨助力可持續發展國際合作論壇致賀信,李玉院士榮獲“全國脫貧攻堅楷模”,華綠生物,萬辰生物在A股上市,食用菌產業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助力鄉村振興中作用凸顯……風云激蕩的2021,每一個精彩的片段為菌業畫上最好的注腳,每個菌業人都在努力做好鄉村振興的踐行者,向著美好生活進“菌”。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我們雖看到了菌業在2021年的蓬勃發展,但在2021年也看到了部分行業企業經營不善,倒閉出局;市場價格的低迷讓廣大種植者迷茫,不知所措……2021年有歡笑,也有淚水,有悲傷,也有辛酸。或許沒有容易的人生,卻有不言放棄的你我。
年終歲末,中國食用菌商務網、食用菌市場雜志盤點了2021年食用菌行業十大新聞事件(排名不分先后),讓我們一起看看2021年食用菌行業發生了哪些大事兒。
1.中國工程院院士、吉林農業大學教授李玉榮膺“全國脫貧攻堅楷模”榮譽稱號
2021年2月25日,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吉林農業大學教授李玉榮膺“全國脫貧攻堅楷模”榮譽稱號。
李玉院士是“小木耳大產業”的領路人,是國內“南菇北移”、“北耳南擴”等食用菌產業發展戰略的首倡者。2012年以來,他率團隊深入全國40多個深度貧困地區,幫扶800余個村、3.5萬余貧困戶實現徹底脫貧。(信息源:人民網)
2.菌草援外20周年暨助力可持續發展國際合作論壇在北京召開
2021年9月2日,菌草援外20周年暨助力可持續發展國際合作論壇在京召開,國家主席習近平向菌草援外20周年暨助力可持續發展國際合作論壇致賀信。
習近平指出,菌草技術是“以草代木”發展起來的中國特有技術,實現了光、熱、水三大農業資源綜合高效利用,植物、動物、菌物三物循環生產,經濟、社會、環境三大效益結合,有利于生態、糧食、能源安全。2001年,中國首個援外菌草技術示范基地在巴布亞新幾內亞建成落地,至今這一技術已推廣至全球一百多個國家,合作緊扣消除貧困、促進就業、可再生資源利用和應對氣候變化等發展目標,為促進當地發展和人民福祉發揮了重要作用,受到發展中國家普遍歡迎。(信息源:新華社)
3.中國食用菌協會第七次會員代表大會在山東省鄒城市成功召開
2021年4月29日,中國食用菌協會第七次會員代表大會在山東省鄒城市成功召開,來自全國各地近300名食用菌行業會員代表參會。
本次大會對中國食用菌協會過去五年的主要工作進行了全面的總結,對今后五年的工作任務展開期望與部署,并將“全面落實黨對協會工作的全面領導”和“持續推進協會改革發展”作為中國食用菌協會今后五年的工作重點。
大會選舉產生了37名中國食用菌協會副會長、21名常務理事、216名理事,以及19名監事會成員。中國食用菌協會常務副會長高茂林同志當選為新一屆協會會長。(信息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4.上海市農業科學院譚琦當選國家食用菌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
2021年9月22日,農業農村部文件(農科教發[2021]9號)印發了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第二批聘用人員名單(2021-2025年),上海市農業科學院副院長譚琦成功當選國家食用菌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
譚琦研究員作為食用菌產業和學科帶頭人之一,在香菇等食用菌遺傳育種及栽培領域耕耘36年,主持建成國內最大香菇種質資源庫及多層級評價體系;首次證明香菇先導核的存在,創建“非對稱雜交育種”理論,為食用菌提供了新的高效育種方法;育成“申香”和“滬香”系列品種滿足了產業多元化需求,覆蓋我國香菇主產區;首創“設施制棒生態出菇”模式引領香菇生產的轉型升級,是精準扶貧的重要抓手;建成中國第一家真姬菇現代化企業,成為國內工廠化發展策源地。(信息源:上海農科院)
5.華綠生物、萬辰生物相繼登陸深交所創業板
2021年4月12日,江蘇華綠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登陸深交所創業板;4月19日,福建萬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
華綠生物、萬辰生物,成為雪榕生物、眾興菌業、如意情后第四、五家上市的金針菇行業巨頭。
華綠生物成立于2010年,公司專業從事食用菌的研發、工廠化種植及銷售業務,是國內領先的食用菌工廠化生產企業之一,致力于為消費者提供綠色、安全的高品質食用菌產品;萬辰生物成立于2011年12月,專注于鮮品食用菌的研發、工廠化培育與銷售,以現代生物技術為依托,采用工廠化方式生產食用菌,現有福建漳州和江蘇南京兩大生產基地,產品主銷華東、華南、華中地區,并輻射西南、西北等地。(信息源:華綠生物、萬辰生物)
6.2021中國食用菌品牌高質量發展研討會暨卓越品牌盛典在京成功舉辦
2021年5月10日,由中國食用菌商務網、《食用菌市場》編輯部聯合《消費導刊》雜志社、《鄉鎮企業導報》雜志社發起主辦的“2021中國食用菌品牌高質量發展研討會暨卓越品牌盛典”在北京中央電視臺梅地亞中心成功舉辦。
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副主任張國,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陸娟、元一智庫農研中心主任鐵丁三位品牌農業權威專家在活動現場就食用菌(農業)品牌發展戰略和品牌創建實操技巧進行了解讀和研討。同時邀請了美菜網、京東集團、物美集團、首航超市、海底撈餐飲集團等多家農產品采購平臺相關負責人以及30多家食用菌經銷商到會交流洽談。
會上,主辦方還向社會和行業推介了一批具影響力、具成長性、具創新性和具區域公共性食用菌卓越品牌。(信息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7.上海豐科公司打贏中國首例食用菌菌種專利侵權案
2021年9月2日,上海豐科公司收到最高人民法院(2020)最高法知民終1602號民事判決書,該判決書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等法律,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此判決為終審判決,這宣告上海豐科公司七年白色真姬菇Finc-W-247品種的維權最終勝訴。至此,這場耗時七年的中國首例食用菌菌種專利侵權案塵埃落定。
上海豐科食用菌品種維權一案是中國微生物知識產權第一案,也是中國首例食用菌菌種專利侵權案,成為食用菌品種知識產權保護的先河,將為后續類似的維權訴訟提供判決的法律依據。也將在一定程度上將對規范食用菌行業菌種生產與管理,促進食用菌產業有序發展發揮重要作用。(信息源:豐科生物)
8.全球野生食用蘑菇科學清單發布
2021年2月1日,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許建初研究團隊和云南農業大學盛軍團隊等中國研究人員,聯合多國研究人員歷時五年開展的全球野生食用蘑菇科學考證工作取得重要進展,發布了全球最全的野生食用蘑菇科學清單。
系統收集了1849年至2020年4月期間,來自99個國家的蘑菇食用性大數據,包含2786個蘑菇物種的9783條記錄;開發了新的循證分類系統,進行食用性分類考證,并最終確定了2189種可食用蘑菇,包括可安全食用類的2006種,需預處理食用類的183種,以及50種有毒類蘑菇;此外,把資料缺失或不完整食用證據的471種確定為食用性不確定類蘑菇。
該研究重新梳理和系統考證了全球可食用野生蘑菇物種分類信息,展示了世界各地野生食用蘑菇資源分布及其傳統采集利用知識體系,確立了亞洲在野生食用蘑菇領域的領頭羊地位。(信息源:新華社)
9.雪榕生物榮膺2021中國農業企業500強
2021年12月15日,農民日報社發起了第五屆中國農業企業500強評價活動,雪榕生物作為食用菌行業唯一一家入圍2021中國農業企業500強,排行370名,是食用菌行業當之無愧的頭部企業。
雪榕生物是一家食用菌生產商,主營業務為鮮品食用菌的研發、工廠化種植與銷售。截止2020年12月,雪榕生物已在上海、成都、長春、德州、惠州、畢節、臨洮等地建成7大生產基地,擁有18家智能化、標準化食用菌農廠,形成了金針菇、白玉菇、蟹味菇、海鮮菇、杏鮑菇、香菇、鹿茸菌、灰樹花等多品種矩陣系列,2020年雪榕生物主要產品金針菇實現營收16.26億元,占營收總比76.83%。
據悉,此次農民日報社發起第五屆中國農業企業500強評價活動,經信息匯集、嚴格審核、專家評議等程序,參照國際通行評價辦法,由企業按照要求進行申報或采用公開數據,依據2020年農業企業營業收入排序產生,全國31個省(市、區)參加 排名。其中榜單企業2020年年收入總額為61015.9億元,年均收入為122.03億元,入圍門檻為2020年年收入12.58億元。(信息源:農民日報)
10.“中國菌物資源與利用”叢書填補多項菌物出版空白
2021年3月27日,國家出版基金項目“中國菌物資源與利用”叢書已由中原農民出版社出版發行。
該叢書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吉林農業大學教授李玉擔任總主編,領導行業內科研、教育、產業、推廣機構等80個機構的319位專家共同參與編著,歷時10年完成的科技巨著。全書共四卷、800余萬字,包括《中國大型菌物資源圖鑒》、《中國食用菌生產》、《中國食用菌加工》、《中國菌物藥》,收錄近6000幅生態與顯微照片,填補了多項出版空白,創造多項“第一”成果。
據悉,世界知名出版機構斯普林格已與中原農民出版社簽訂合作出版協議,叢書英文版將于2022年1月全球發行。(信息源:吉林農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