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織金:三只“老虎”制約竹蓀產業 一群“菇農”破解技術難題
發布時間:2022-07-04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進入夏季,鮮竹蓀開始陸續上市,被譽為“真菌皇后”的竹蓀,市場表現和“身份”一樣珍貴。來自云南、湖南、廣西等周邊省份的收購商紛紛前往貴州訂購“織金竹蓀”。
在竹蓀銷售紅紅火火的產地——織金縣,一群正值事業發展巔峰的本地“菇農”淡泊名利,將心思放到竹蓀產業研發上,只為“織金竹蓀”重返“三甲”。
“織金竹蓀”屬于紅托竹蓀,是世界上珍貴的品種之一,因為其鮮脆的口感和豐富的營養,有“真菌之花”、“山珍之王”的美譽。2010年9月,“織金竹蓀”被批準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更是使得竹蓀成為市場翹楚,干制品市場價最高到500元以上。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對竹蓀認知度也越來越高,市場需求遠高于產量。據織金有關部門預測,干竹蓀的市場需求量在1萬噸以上,然而目前產量僅有三分之一。近年來,由于電商、物流業的崛起,新鮮竹蓀的市場需求更是十分旺盛。
近年來,一方面,由于織金本地種植竹蓀的能力有限;另一方面,市場風向標引領著省內不少地方大規模種植,種養、市場、人才,“織金竹蓀”昔日“三甲”風光不再。
在此背景下,由三甲白巖腳社區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與各參股方共同出資組建的織金恒上公司成立,主要進行對紅托竹蓀的種植研究和開發。目前,該公司有竹蓀基地200余畝,計劃年內增加到500畝。
竹蓀制種發展至今,貴州省內涌現設備先進、規模較大制種廠,也有小規模企業及小作坊制種場。由于多方原因,菌種質量并不高。
在種植養護方面,竹蓀從起初的砂鍋室內種植,逐步過渡到室外簡易大棚種植。近年經探索,林下種植也獲得成功。
由于竹蓀種植是技術密集型和資金密集型相結合的產業,普及推廣較難,加之菇農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種植技術主要是憑經驗操作,效果不佳,菇農收入就存在極大的不確定性,影響了大面積的推廣。
目前,貴州恒上農業有限責任公司經兩年多的探索,研發出液體制菌技術,菌種質量優良。羅廷青和技術總監丁統彪總結出種植竹蓀的整套技術方案和管護流程,包括有機肥料的使用,為菇農提供了可靠的技術保障,同時,還研究出病蟲害預防和治療安全方法。
重新擦亮織金“中國竹蓀之鄉”金字招牌,讓更多的織金人與貴州人學會竹蓀全套種植技術,使之成為貴州省利民富民的朝陽產業。可以預見,重返“三甲”,助力鄉村振興的“織金竹蓀”指日可待。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