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向賦能鄉村振興與新型城鎮化
鄉村振興與新型城鎮化是互利共生的命運共同體,二者深度融合是構建新型工農關系的題中應有之義。鄉村振興離不開新型城鎮化的發展,推動鄉村振興與新型城鎮化深度融合是著力解決農村發展不充分、城鄉發展不平衡問題的重大戰略舉措。因此,雙向賦能鄉村振興與新型城鎮化、推動二者深度融合是構建新型城鄉關系、實現城鄉共同富裕的重要著力點。
促進鄉村振興與新型城鎮化良性互動
鄉村振興與新型城鎮化雙向賦能,在產業、生態、文化、治理、生活等方面良性互動,為鄉村振興與新型城鎮化深度融合提供了有力支撐。
以城鄉產業融合互補,促進產業興旺與高效城鎮化良性互動。產業發展是關鍵。以城鄉產業融合互補為橋梁,帶動鄉村和城鎮產業的發展,實現鄉村產業興旺和高效城鎮化。一方面,發揮城鎮的輻射帶動作用,以城市群帶動周邊縣域經濟發展,以縣域經濟發展帶動鄉村產業,在以城帶鄉的發展過程中,進一步優化城鄉產業布局。另一方面,鄉村要主動承接城鎮產業梯度轉移,發揮農村土地、勞動力方面的比較優勢,在產業轉移過程中,帶動鄉村一二三產業融合,優化產業結構。
以生態環境共建共治,促進生態宜居與綠色城鎮化良性互動。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以生態環境共建共治為手段,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美麗城鎮建設,實現鄉村生態宜居與綠色城鎮化。一方面,加大生態修復力度,發展低碳產業和循環經濟,為腹地農村生態宜居提供保障。另一方面,著力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生態環境,連線成片打造一批山清水秀、天藍地綠、村美人和的新型農村社區,以更加優美的生態環境滿足市民對綠色空間的需要。
以城鄉文化融合發展,促進鄉風文明與人文城鎮化良性互動。城鄉經濟的融合為文化的融合奠定了基礎。以城鄉文化融合發展為紐帶,推動城鄉之間文化在長期的相互浸潤中逐漸促進人的現代化,實現鄉村鄉風文明與人文城鎮化。一方面,新型城鎮化發展帶動人口流動,使進城農民主動融入先進文化,自覺提升科學文化素養,摒棄陳規陋習。另一方面,鄉村振興要注重傳承和保護優秀傳統的鄉土文化,打造充滿魅力的鄉土文化符號,夯實文明根基。
以城鄉治理統籌融合,促進治理有效與新型城鎮化良性互動。鄉村振興與新型城鎮化的深度融合,客觀上要求以城鄉治理統籌融合為契機,提升城鄉治理能力和水平,實現鄉村治理有效和新型城鎮化。一方面,新型城鎮化發展帶動鄉村逐漸演變為新型農村社區,與城市社區治理方式日益趨同,推動城鄉社會治理協同聯動發展。另一方面,具有本土適應性的鄉村治理更要發揮好村民自治、村規村約、道德風俗等非制度性安排的作用。
以公共服務互聯互通,促進生活富裕與新型城鎮化良性互動。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是推進共同富裕的應有之義。以公共服務互聯互通為載體,均衡配置公共產品,補齊發展短板,推動鄉村生活富裕和新型城鎮化共同發展。一方面,新型城鎮化加速了農民市民化進程,客觀上要求進城的農民與城鎮居民平等地享受各項公共服務,提升城鎮的包容性。另一方面,鄉村振興要構建城鄉標準統一、多元投入保障的有效機制,均衡城鄉公共資源分布,讓農民公平地享受改革紅利。
推動鄉村振興與新型城鎮化深度融合
促進鄉村振興與新型城鎮化深度融合,推動城鄉實現共同富裕,亟需探索城鄉要素雙向流動、體制機制更加健全的實現路徑。
培育農村產業發展動能,加強城鄉產業融合互補。一方面,立足資源稟賦優勢,引導二三產業下鄉,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實現鄉村產業朝著更高附加值、更多科技含量的領域轉移。另一方面,通過新型城鎮化,激發農村產業活力,發揮好新型城鎮化的鯰魚效應,倒逼農村培育壯大發展新動能,促進鄉村產業興旺。
推動農村戶籍制度改革,促進城鄉居民雙向流動。深化城鄉戶籍制度改革,需要打破城鄉壁壘,以暢通國民經濟循環體系。一方面,保障進城農民工及其子女享受與市民同等的待遇,吸引更多農村富余勞動力扎根城市,為城市發展提供支撐經濟增長的勞動力資源。另一方面,擴大農村對城鎮的開放,打通市民入鄉通道。也就是說,擴大集體產權結構開放性,考慮從所有權中分離部分集體土地的權能,滿足入鄉的市民對土地的需求,提高農村土地資源配置效率,優化農村人口結構。
優化公共文化資源配置,實現城鄉文化共同繁榮。持續推進鄉村公共文化服務的質量和數量提升,引導各類文化活動、文化服務向農村、基層延伸,特別是加強對經濟相對落后地區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的投入,因地制宜建設文化禮堂、文化廣場、鄉村戲臺等公共文化場所,活躍繁榮農村文化市場,不斷滿足農民日益增長的高質量文化服務需求。
深挖綠色生態發展潛能,統籌城鄉生產生活空間。一方面,著力補齊農村生態建設的發展短板,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為重點,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和生活污水治理,打造宜居的生態環境。在此基礎上,發展觀光旅游、農事體驗、休閑康養等綠色低碳產業,為城鎮居民下鄉享受綠水青山創造條件。另一方面,不斷強化城鎮產業調整的綠色基礎,堅持生態優先,全面落實節能減排目標,走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的發展道路,為腹地農村生態宜居提供保障。
健全農村基層組織制度,推進城鄉治理模式變革。一方面,堅持黨的領導,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特別是在鄉村治理的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另一方面,需要創新治理模式,引進城市社區管理方式,建設新型農村社區,逐步健全完善“大數據+網格化”的治理機制,構建新型農村社區治理“一張網”,推動城鄉在融合互促的過程中實現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拓寬農民收入增加渠道,加快城鄉共同富裕步伐。一方面,構建合理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機制,貫徹落實國家關于土地增值收益“主要用之于農”的要求,提高農民獲取土地增值收益的份額,增加農民收入。另一方面,建立穩定的農企之間利益聯結機制,通過“訂單式”生產、采購,讓農民與龍頭企業、合作社等建立穩定的合作關系,實現利益共享、風險共擔,推動城鄉居民在同頻共振中實現共同富裕。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