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堅持不懈夯實農業基礎,推進鄉村全面振興。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加強高等教育新農科建設,加快培養農林水利類緊缺專業人才。
夯實農業基礎,需要培養一大批充滿理想與活力,能應用新理念、新技術、新手段的農業人才。但當前,我國農業人才隊伍建設仍存在一定短板,包括農業人才數量存在缺口、農業人才結構有待優化、農業人才的綜合素質有待提高等問題,特別是在智慧農業、農產品加工等新興領域,具備跨學科知識和綜合能力的農業人才更為稀缺。因此,急需針對農業人才隊伍建設的短板,積極探索農業人才高質量培養路徑。
明確培養目標 優化人才結構
在新農科背景下,農業人才的培養目標應更加明確,除了將農業人才培養與鄉村振興戰略緊密結合、提升現代農業人才的政治素養和社會責任感之外,還要注重農業人才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培養,也要注重農業人才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提升。
一方面,加強農業教育體系建設,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使更多農業人才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和專業技能,服務農村現代化發展。另一方面,建立創新激勵機制,鼓勵農業人才在農業科技研發和技術推廣方面開拓進取。讓更多農業人才不斷提升綜合素質與創新能力,并將各類現代化手段運用于農業生產、科研及經營管理中。
在優化農業人才結構方面,要增加創新型人才和經營管理人才的培養比重,滿足現代農業發展的多元化需求。在此過程中,首先要加強基礎學科與新興學科建設,打破學科專業壁壘,調整升級現有學科專業體系。例如,增設農業大數據、數字化農業等專業核心課程,多層次、多路徑融入生物學、生態學、經濟學等跨學科前沿知識。其次要培養復合型農業科技人才,引進跨行業、跨領域、跨業態的復合型農業科技人才作導師,建立以農業科研機構、高校和企業為主體的協同創新師資體系。最后要完善配套激勵措施,完善農業科技創新人才的激勵機制,充分釋放農業科技人才創新活力。
改革教育教學模式 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農業院校是培養農業人才的主陣地。在新農科背景下,農業院校要重視更新教育教學理念,以培養綜合素質高、技術水平高、實踐能力強、創新意識強的農業人才為目標。
注重農業人才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國際視野的培養。在創新能力培養方面,應積極提供實驗條件和科研資源,通過設立創新實驗室、開展科技競賽、舉辦創新創業講座等活動,營造良好學習創新氛圍。在實踐能力培養方面,應與農業企業、科研機構加強合作,通過組織田間教學、農場實習等活動,增強學生專業技能,豐富實踐經驗。在國際視野培養方面,可通過開設國際課程、邀請海外專家講座、組織國際交流項目等方式,拓寬學生國際視野,增強學生跨文化交流能力。
完善學科體系構建,以新農科為統領,對接農業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整合和優化農學、園藝、林學、動物科學等農業類專業。根據農業產業發展的新要求和市場需求,設置以技能提升為核心、以學科交叉為特色的專業課程,并融入現代農業新技術、新工藝、新規范,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同時,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為培養更多農業人才提供有力保障。
強化產學研合作,可依托科研院所、示范基地等平臺,建設一批適應現代農業發展需求的實踐教學基地。加強與企業的合作,共建產學研用協同創新的實踐平臺。發揮學校人才和科技資源優勢,與地方政府或涉農企業合作建設校外實踐基地,開展項目研發、人才培養、技術推廣和咨詢服務等活動。通過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等方式,建立實踐教學基地和創新創業孵化平臺,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和創新創業資源。
完善政策支持與保障體系 營造良好發展環境
培養更多農業人才,還需加大對農業人才培養的政策支持力度,完善相關政策體系和保障機制。一方面,強化新農科建設專項政策,明確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涵蓋人才培養、科研創新、成果轉化、就業創業等維度,形成全方位的政策支持體系,并通過設立專項基金、提供學費減免和獎學金等激勵措施,吸引更多學生進入農業專業。另一方面,優化協同育人和人才評價體系,推動高校與農業企業深度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開展實習實訓和就業創業指導。構建包括學術成果、實踐能力、社會貢獻等多元化評價體系,鼓勵科研人員將研究成果轉化為生產力。
培養更多農業人才,還需營造良好發展環境。加強宣傳引導,提高社會對農業人才培養的認識和重視程度,營造尊重農業人才、崇尚農業科學的良好氛圍。提升服務水平,加強高校就業指導和服務體系建設,為農業人才提供職業規劃、就業指導、創業扶持等全方位服務。促進國際交流合作,加強與國際知名農業高校和科研機構交流合作,鼓勵更多農業人才參與國際學術會議和科研合作項目。
總而言之,農業人才高質量培養是一個系統工程,需從多維度共同推進,確保教育培養、政策支持、國際交流等各環節緊密銜接,共同發力,從而為農業現代化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與創新動力。(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教授李春頂,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國際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李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