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指出,“城鄉融合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必須統籌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全面提高城鄉規劃、建設、治理融合水平,促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雙向流動,縮小城鄉差別,促進城鄉共同繁榮發展”“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完善鄉村振興投入機制”。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打贏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脫貧攻堅戰,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農業農村實現歷史性變革、系統性重塑、整體性重構,農民獲得感顯著增強。同時,受制于人均資源不足、底子薄、歷史欠賬較多等原因,同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相比,農業現代化明顯滯后,農村距離基本具備現代生活條件還有很大差距。我國發展最大的不平衡是城鄉發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農村發展不充分,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到2035年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只有12年時間,到本世紀中葉建成農業強國也只有20多年時間,時間緊、任務重、難度大。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城鄉融合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破解根本性難題、完成最艱巨最繁重任務,已成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重中之重。
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是黨中央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方針,標志著我們黨歷史性地把農業農村工作擺在了黨和國家的優先位置。黨的十九大、二十大連續強調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再次提出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就是以深化改革解決農業農村底子薄、欠賬多、短板突出的問題,以優先發展破解與“三農”相關的不充分、不平衡、不可持續、循環不暢、不公平等經濟社會發展根本性難題,用完善的制度防范化解風險、有效應對挑戰。
以優先發展破解發展動力不足難題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建設農業強國,利器在科技,關鍵靠改革。必須協同推進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開辟新領域新賽道,塑造新動能新優勢,加快實現量的突破和質的躍升。”一些地方政府、部門、智庫、學者潛在地認為,投入鄉村建設太浪費、低效率、周期長,經濟上不劃算、太浪費。這些說法影響了一部分地方政府和部門落實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總方針的信心,也是農村發展仍是“最大不充分”的思想障礙之一。理論界要把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作為必修課,為算好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眼前賬與長遠賬、經濟賬與政治賬提供理論支撐,堅定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信心。農業科技投入是長線投資,回報周期長,需要長遠眼光和體制保障。要用“養兵千日,用在一時”的恒心耐心,穩定農業科教體系。以“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戰略眼光,推進農業教育面向農村農民。針對農業企業數量少、規模小、創新能力弱的特殊國情,采取特殊政策提升研發能力。鄉村制度創新要立足小農數量眾多的基本農情,以家庭經營為基礎,堅持統分結合,形成中國特色的農業適度規模經營。農村改革要防止“一分了事”或“一并了事”。“統”的公平正義需要強化,“分”的原始動力仍要尊重。統,不應是壘大戶,而是集中力量解決小農戶辦不了的難事。要汲取“購銷服務一放了事、金融服務一放了事、生產資料供銷一放了事、科技推廣服務一放了事”的教訓。
以優先發展破解城鄉差距難題
城鄉發展之所以成為“最大不平衡”,關鍵在于公共設施和服務的欠賬短板較多。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瞄準農村基本具備現代生活條件的目標,組織實施好鄉村建設行動,特別是要加快防疫、養老、教育、醫療等方面的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提高鄉村基礎設施完備度、公共服務便利度、人居環境舒適度,讓農民就地過上現代文明生活。”要立足資源稟賦和發展階段,解決農業農村發展最迫切、農民反映最強烈的實際問題。農村社會從自運行體系向城鄉互動體系轉變過程中,城與鄉、工與農、產與銷、物質與精神關系更加復雜,當前主要表現為收入、貧富、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科技、信息化等六個方面的城鄉差距亟待解決。糧食主產區與主銷區協調發展需要制度創新,主產區付出大量財政補貼,客觀上形成“窮省”補貼“富省”,這種補貼方式打擊了產糧貢獻率高的地方政府抓糧的信心。另外,“進城上學”“進城賺錢”“城市才有現代生活”等重城輕鄉思維容易消解人們對鄉土文化的價值認同。農耕文明是現代文明的根脈,要夯實鄉風文明建設的思想與制度基礎,推進農耕文明和城市文明交相輝映,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
以優先發展破解發展與保護難題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綠色發展是農業發展觀的一場深刻革命。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關于圍繞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加快完善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體制機制等作出改革部署,為系統破解農業農村“不可持續”發展問題提供了遵循。一要實現發展觀念上的綠色變革。鄉村生態宜居不僅為人們的生存發展提供了舒心寬厚的自然條件和物質基礎,還構筑了人們的精神家園和情感寄托。要深刻理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把保護優先、節約優先、自然修復為主的觀念吃透,資源上防止“非農化”“非糧化”沖動,發展上防止金山銀山的誘惑。同時必須堅持發展是硬任務,防止原始浪漫、鄉土崇拜的理想主義,扎實推進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二要實現生產方式上的綠色變革。鄉村生態是美麗中國建設最繁重最艱巨的任務。防止機械套用城市排污模式,確保植物秸稈、人畜糞便、生活廢料中有機質還田循環,彰顯鄉村生態固有特色與生命力。三要實現生活方式的綠色變革。鄉村生態文明建設措施細化到每家每戶,照顧長久形成的生活習慣,強化內在自覺和天然優勢。實現農業生產、農村建設、鄉村生態、農民生活良性循環,讓生態農業、低碳鄉村成為現實。
以優先發展破除經濟循環壁壘
分配連著生產與消費,直接影響產業循環暢通水平。《決定》提出:“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制度體系,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是更為基礎性的分配關系,如果在初次分配中出現重大的社會不公正,在政府再分配中就很難加以扭轉,從而造成收入差距擴大。要高度關注農民種糧務農積極性與初次分配的關系變化。一要關注農戶創造價值與獲得利潤錯配問題。我國絕大多數耕地需要用來種糧,確保農民愿意種、有錢賺,就要避免糧價過低導致“谷賤傷農”。糧價太低制約了種糧對初次分配的貢獻,也會強化“非農化”“非糧化”沖動。二要賦能小生產平等分享大市場紅利。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循環中,分配是否公平合理,直接影響到勞動者的積極性、社會成員獲得社會財富的多少。由于大國小農特殊國情,小農戶與供應商、流通商、加工商利潤分配嚴重不均。只有賦能小農戶,提升分配環節公平性,才能提高小農分享大市場的紅利份額,暢通農業農村經濟循環。三要破除產業間互通互利的壁壘。部門之間、產業之間、地區之間、城鄉之間的開放與對外開放一樣,具有巨大的價值。打通種養生產鏈循環,推進糧與飼、糧與肉、糧與菜、糧與果等協調發展。打通生產資料供應鏈循環,發展低成本農業生產性服務業。打通農業生產與加工產業鏈循環、生產與營銷服務鏈循環、農業與旅游、教育、文化、康養等產業循環。四要疏通資本等要素流向鄉村的渠道。解決鄉村用地難,促進農民對土地增值收益的合理分享。解決農村就近就業難、融資難,吸引社會資本增加農業農村發展投入。解決引才難,建立農業科技優先發展政策體系。解決數字鴻溝,充分挖掘和利用農業農村數據資源的價值。
以優先發展破解發展機會不均等難題
農業農村優先發展,要求更加注重機會公平,保障城鄉居民基本民生均等。共享發展理念是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思想基礎,是按照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實現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漸進共享。一是樹立小農戶同步進入現代化理念。在鼓勵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的同時,完善小農戶的扶持政策,加強面向小農戶的社會化服務,把小農戶引入現代農業發展軌道。二是明確讓農民就地過上現代文明生活的要求。鄉村振興,是讓農村具備現代生活條件、讓農民就地過上現代文明生活,而不是趕農民上樓,更不是催農民進城。鄉村建設為農民而建,要留住鄉風鄉韻鄉愁,照顧農民感受,緊盯種糧掙錢、就近就業、就近入學、看病便利等農民急需、普惠性高、兜底性強、帶動面大的牽引性工程,久久為功,扎實推進。三是以公平正義為底線構建優先發展制度體系。堅持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強財政、貨幣、土地、就業、產業、區域、科技、環保等政策面向農業農村的協調配合,確保同向發力、形成合力。要更加突出耕地保護、環境保護與鄉村發展政策的協同,既要防止資本“跑馬圈地”破壞環境,也要防止渲染“資本原罪論”等嚇跑企業,將此作為落實政策的雙重考核目標。(來源:人民政協報 作者: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農業科學院原黨組書記張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