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貴州省三都水族自治縣堅持把產業發展作為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民生活水平、助推鄉村振興的有力抓手,充分利用得天獨厚的森林資源和氣候條件,不斷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因地制宜發展林下經濟,讓林下經濟帶動農民持續增收。
近日,在三都水族自治縣中和鎮水維村竹蓀種植基地,技術人員正在指導務工群眾如何采收菌蛋、如何覆蓋,確保下一批竹蓀能夠繼續生長。
據了解,該基地的紅托竹蓀為試點種植項目,項目采取“公司+合作社+農戶”的運營發展模式,由公司統一負責技術指導,竹蓀從種植到采收都有技術保障,試種的竹蓀產量比預計的要高,采摘周期可從9月到11月。項目的實施,既給當地群眾提供了就業機會,又提高了群眾的科學種植和管理能力,為下一步發展種植做好準備。
竹蓀種植,采取林循環套種模式,腐爛后的竹蓀培養料為樹林提供有機肥料,形成菌林共生的生態模式。實現了生態保護、產業發展、企業增效、農民增收等多方共贏。
近年來,三都縣以林地資源和良好的生態環境為依托,陸續發展竹蓀、茯苓、靈芝、食用菌等林下經濟產業,實現“林下產業”的輻射推廣,走出一條綠色生態、可持續發展的增收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