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位于四川省蓬溪縣天福鎮的鑫中宇農業有限公司菇房,工人推著打水機為菇架上的朵朵金耳“解渴”。包裝車間內,員工從成堆的金耳中快速地翻找出“優等生”。
據了解,四川鑫中宇農業有限公司于2017年入駐蓬溪縣,占地面積216畝,采用“工廠化培育+大棚地栽”模式,種植日常秀珍菇、金耳等品種,日產鮮菇30余噸,年產量1.1萬噸,實現總產值1.4億元。
在這里,一朵成熟飽滿的金耳經過采摘、處理、烘干再到包裝,歷經不到20天走向商超展柜、百姓餐桌。
“金耳多分布在云南地區,是‘菌中燕窩’,營養價值極高。”四川鑫中宇農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鐘秀芬介紹,目前公司金耳菌培養室二期正在有序建設中,預計今年6月底建成投入使用。
在蓬溪縣現代農業示范區,每天有120噸杏鮑菇從琪英菌業打包,銷往全國各地。從菌包制作到批量出菇,公司探索出一套完整的工廠化生產模式。除了杏鮑菇,從2019年開始,公司還投入1億元新建廠房,生產鹿茸菇和蟲草花,以滿足更大的市場需求。
走進制袋車間,20余臺攪拌機、30余臺自動制袋機、10余臺自動上架機正開足馬力作業。與傳統的勞動密集型工作場景不同,眼前的一臺臺智能化設備代替人工完成了打包、套環、扣蓋、上架等環節。
“原來需要10個人才能完成的工作,現在4個人就能完成。自動化生產大大節約了人工成本,提高了產量。”琪英菌業技術總監譚超均表示,自動制袋機穩定性強、一致性高。他算了一筆賬,“以前10個人一條人工流水線一天制作5萬袋菌包,現在一條全自動流水線一天制作8萬袋菌包,制袋速度大大提高。”
走進立體型智能化的出菇車間里,可聞到淡淡菇香。一排排3米多高的菌架上,擺滿了整齊劃一的菌袋,一個個長勢飽滿的杏鮑菇已經成熟。
據介紹,出菇車間采用自動化智能控溫技術,可自動調整菇體發育所需的溫度、濕度、光照和氧氣等。“室內溫度一般保持在15℃至16℃,濕度控制在90%以上,恰好適宜杏鮑菇生長。在這樣環境下長出的杏鮑菇,口感鮮嫩,品質最佳。”
自動化、一體化、工廠化的現代生產車間,突破了食用菌栽培受季節溫差影響的限制。在“智慧農業”加持下,琪英菌業已建成全國最大的工廠化蟲草花和單體杏鮑菇生產基地。
“目前,公司日產杏鮑菇120噸、鮮蛹蟲草50噸、鹿茸菇10噸,年產量約4.2萬噸。其中,杏鮑菇產量占全國的六分之一、全省的三分之一。”譚超均介紹,下一步,公司將繼續加大科技研發投入,引進智能化農業設備,進一步提質增效。
在當地菌企及菌業同仁的共同努力下,蓬溪縣已建成全國最大的單體杏鮑菇、蟲草花、黃色金針菇工廠化生產基地,擁有20余種食用菌工廠化產品。在農業農村部去年公布的2022年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創建名單里,蓬溪縣赫然在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