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云南保山滬滇協作項目著力加強科技攻關,以“黨組織+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等發展模式,用甘蔗渣等加工成的養料種植高品質食用菌姬松茸,不僅變廢為寶,增加了群眾收入、壯大了集體經濟、鞏固了脫貧攻堅成果,還破解了產業發展難題、煥發了特色產業生機。
新型甘蔗渣混合養料
日前,走進隆陽區永盛街道羊邑社區姬松茸種植基地,工人在忙個不停。基地新法種植的姬松茸大棚里,布滿了一層一層的臺架,臺架上是黑褐色的養料,上面長著密密匝匝的姬松茸。每個大棚里有數十個臺架,每一架有6層姬松茸。
基地管理員介紹,過去種人工菌是將木料加工成木屑,接著將木屑裝成一筒一筒的菌棒,在菌棒上種植,十分消耗木材,因此,產業遇到了瓶頸、受到了限制。這里種植姬松茸的養分是公司技術人員專門配置的,主要是甘蔗渣、牛糞和土壤,不消耗木材。
據介紹,這是滬滇協作項目研發的一項新技術。2022年,保山有關部門與上海建興源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合作,注冊成立了“保山生耕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引進相關技術,加強科研攻關,用甘蔗渣、玉米芯、農作物秸稈、牛糞和土壤等原料加工成了這種養料,模仿保山雞樅菌的生長環境,種植姬松茸。去年首批姬松茸出產后,將樣品送往福建有關科研單位檢驗,屬于高品質農產品。
模仿雞樅菌生長環境
雞樅菌是一種珍貴的山珍,在自然界是和白蟻共生的菌類,白蟻構筑蟻巢的同時培養了雞樅菌菌絲體,形成一個共同的生態系統。雞樅菌在云南省部分森林中才有,因特殊的海拔、氣候和生物多樣生態環境,讓保山成為全國著名的雞樅菌產地。
木屑菌棒消耗木材,能不能模仿野生菌蕈生長的土壤、濕度、溫度等環境種植人工菌呢?野生菌蕈生長環境下特殊的濕度、溫度等條件,用大棚就能解決,難點在于解決菌蕈生長所需的土壤和養分。經上海建興源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與福建有關科研單位聯合科技攻關,2022年這種用甘蔗渣、玉米芯、農作物秸稈、牛糞和當地土壤等加工成的養料終于配置成功,并在隆陽區、施甸縣、昌寧縣多個地方試種出高品質人工菌姬松茸。
甘蔗渣也是保山不可多得的資源。20世紀八九十年代,保山曾有15家機制白砂糖廠,最多的時候每年入榨甘蔗200萬噸。如今,只有龍陵縣勐糯糖廠、施甸縣舊城糖廠、昌寧縣灣甸糖廠等7家糖廠還在機械壓榨甘蔗生產白砂糖。近幾年,保山每年入榨甘蔗100多萬噸,每年共產生甘蔗渣30多萬噸。
打造高品質姬松茸基地
保山生耕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監陳雪君介紹,過去甘蔗渣大部分浪費了,現在可以用于種植姬松茸。去年以來,公司建起1000多畝姬松茸種植基地,利用前述新型養料,種出的姬松茸色相正、品質好。
據永盛街道羊邑社區有關負責人介紹,2022年以來,社區與公司合作,共投入300萬元,將轄區內100多畝老礦區土地進行平整,搭建了75個大棚,建起了清洗、烘干等設備,發展姬松茸產業。這位負責人說,公司除了硬件投資外,還負責提供菌種、技術指導和收購姬松茸。2022年,平均每棚產鮮姬松茸8噸,產值450多萬元,其中社區集體收入10萬元。今年,基地又增建了10多個大棚,預計產值將突破700萬元。(來源:保山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