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克華(右一)在菇棚內指導學員栽培技術
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也是中國援中非菌草技術援助項目組組長、高級農藝師陳克華投身菌草援外事業的第十一個年頭。
“明年5月,我的第四次援外將結束。我們得抓緊時間,為受援國的人民多做點有意義的事。”電話里,身在中非共和國首都班吉的陳克華飽含深情地說。
今年58歲的陳克華,來自福建邵武市沿山鎮的農技員,一個“農民專家”能漂洋過海代表國家去援外,在普通人眼里已是不可多得的經歷。然而,他四度受派援外,享譽異國。
四度援外 推廣菌草
2001年中國首個援外菌草技術示范基地在巴布亞新幾內亞建成落地,至今這一技術已推廣至全球一百多個國家,合作緊扣消除貧困、促進就業、可再生資源利用和應對氣候變化等發展目標,為促進當地發展和人民福祉發揮了重要作用,受到發展中國家普遍歡迎。
陳克華(右二)指導農戶生產管理早稻
在此環境下,陳克華因在農村食用菌技術推廣方面的突出表現,被上級認可,進入援外“人才庫”。
2012年3月,他被選派到非洲國家厄立特里亞幫助栽培食用菌,為期一年;由于其首次援外出色表現,2014年9月到2016年10月,他二度受派援外,幫助斐濟栽培食用菌;2017年11月到2020年11月,他已是“權威”專家,參與第三次援外,幫助萊索托栽培食用菌;2021年7月6日,陳克華抵達中非共和國,開啟了第四次援外旅程。
國家選派到國外開展技術援助,作為鄉鎮農技員的陳克華是怎樣“煉”成的?
陳克華從小就跟著父母在自家田里種菇,1990年考上福建農學院園藝系,畢業后被分配到邵武市沿山鎮農技站,大力推廣食用菌種植技術,在當地發展起竹蓀、大球蓋菇、草菇、杏鮑菇等食用菌產業,并到閩北各縣市開展食用菌種植培訓,同時還負責了多項食用菌種植技術項目并獲得省級科技獎。
他的身份既是技術員也是農民,農民種菇一有問題找他,他就下田指導,遇到不懂的就對接省農科院專家。
往返農家菇棚和省里專家之間,他不斷通過學習和實踐,掌握了豐富的菌草食用菌栽培技術,成長為一名食用菌專家、高級農藝師,先后獲國家發明專利2項、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三等獎1項、福建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
在援外的過程中,陳克華要克服的困難是難以想象的,普遍存在著水土不服、語言不通、條件艱苦,甚至要面對瘧疾、傷寒、疫情、戰亂的嚴峻挑戰……
疫情期間,出國轉乘飛機數十個小時,他都得身著防護服,那是絕對的煎熬。2021年11月,他們整個團隊都感染了新冠,當地醫療條件差,團隊只能靠著從國內帶去的“蓮花青瘟”中成藥緩解病情,新冠折磨了一個月后,他才得以恢復健康。在中非援助期間,援助專家幾乎每1-2個月就被感染上一次瘧疾和傷寒。
……
“我們的崗位在這里,再危險也要堅守住!”陳克華這樣對隊友們說。
“好在,家人都全力支持。”陳克華說,他第一次援外,遇上兒子結婚,只能讓女方先辦酒席,男方的酒席等他回國后才補辦。在中非援助期間,94歲的父親去世時,他只能用工作來寄托哀思。
“科技明星”享譽異國
付出巨大的努力,爭取最大的成績。每次的援外,陳克華都有滿滿的收獲。
第一次執行幫助厄立特里亞栽培食用菌援外任務,陳克華“單打獨斗”,因地制宜,憑借扎實過硬的專業技術,在遙遠的非洲打造出被當地人稱為“明星產業”的菌草產業,成功栽培出2個食用菌品種。這兩種食用菌,成為總統府招待貴賓的常用菜。這段事跡還被當地電視臺拍成紀錄片播出。
第二次,他被派遣至斐濟開展援外項目,加入援斐濟菌草技術合作項目組,目標是打造特色海島農業,讓斐濟成為南太平洋的示范中心。陳克華負責在露天和林下栽培食用菌。經過一年多的反復摸索,他們成功探索出包括靈芝、紫孢平菇、草菇等8種菌草種植方法,并在當地推廣種植技術,共培訓人員669人,扶持50多戶當地農戶種植菌草。斐濟當地多家報紙和電視臺大量報道他們團隊成功栽培出菌草的事跡,斐濟總統盛贊他們“技術非常棒。”
第三次援外,是幫助萊索托栽培食用菌。原定援助工作期限從2017年11月到2020年11月,但受新冠疫情影響,援外專家們提前結束任務,于2020年1月回國。在這次援外過程中,作為組長的陳克華帶著隊員探索建立了“基地+旗艦點+農戶”推廣模式,完成培訓920人次,與萊索托國立大學合作開設《菌草學》課程,維護和建設了16個菌草技術旗艦點。
第四次,陳克華參與援中非菌草技術援助項目,他作為援助項目組組長,帶領7名組員,推進菌草技術援助工作,指導當地學員開荒種草(巨菌草),搭建菇棚,進行食用菌的生產、拌料、裝袋和試種,在班吉大學進行項目推介和技術培訓,對當地野生菇資源進行采集分離。
至目前,陳克華他們已培育了菌草栽培食用菌示范戶605戶、菌草圃面積3公頃,推廣菌草種植10公頃;幫助成立菌草栽培合作社5個、菌草養畜合作社4個,推廣菌草養畜技術271戶;菌草食用菌生產線,可生產100萬個菌袋。2022年10月19日,中非首個中非農業發展與減貧示范村在中非班吉PK10大馬拉區掛牌。這是“‘一帶一路’南南合作農業教育科技創新聯盟”在非洲建設的首批示范村之一。
“最近,我們開始培訓學員搭建標準化出菇棚,通過規范菌草種植、菌袋生產等流程,讓學員系統學習金福菇、金山巨菇、平菇等栽培技術。”陳克華介紹,他每天早上6時起床,經常要忙到夜里11時許才能休息,“為讓菌草技術成為造福廣大發展中國家人民的‘幸福草’,我們多做點值得!”(來源:閩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