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盧旺達、南非、萊索托等國,用菌草技術制作菌種的成本,與西方種菇技術相比只有其十分之一,菇農投入也只有其百分之一,而產量卻更高,由此點燃了盧旺達當地德瑪斯、萊昂尼達斯等一群“蘑姑娘”們的創業夢。
從閩西老蘇區長汀到南太平洋島國巴布亞新幾內亞,這項由福建省首批科技特派員、福建農林大學國家菌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林占熺發明,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神奇菌草技術,成功解決了“菌林矛盾”這一世界難題,得到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等國際組織的高度評價。
如今,菌草技術被列為中國—聯合國和平與發展基金重點推進項目,植遍“一帶一路”沿線106個國家,林占熺也成了拓展中國和平外交的“菌草大使”,為全球減貧事業貢獻了“中國智慧”。
攻克難題 構建菌草技術創新鏈
一根鋼線,20支試管,5萬元。
1986年10月的一個深夜,43歲的林占熺仍在忙碌著,他從全國3萬多種草本植物中篩選合適的培養基,“以草代木”培育
食用菌、藥用菌。經過一千多個日夜的奮戰,第一朵用芒萁培育的香菇終于長出來了,林占熺的熱淚也奔涌而出,“菌林矛盾”這一世界性的難題攻克了,成果為國內外首例。
福建長汀縣河田鎮羅地村曾是中國南方紅壤區水土流失最為嚴重的地區之一。1993年,林占熺帶領團隊在此種植菌草,開展治理水土流失、崩崗的試驗與示范,當年土壤侵蝕量減少78%,每畝水土流失地年可減少土壤侵蝕4.46噸,生態效益顯著。
有了長汀的實踐,林占熺團隊便對全球各地生態修復進行探索,打造菌草技術研究創新鏈:在我國四大沙塵暴發源地之一的內蒙古阿拉善黃河沿岸流動沙丘上,采用速生高產一年生與耐寒多年生的菌草品種復合種植形成“菌草復合草籬”,種植百天左右就把流動沙地固住;菌草主栽品種“綠洲1號”在黃河流域抗寒越冬培育獲得成功,解決了高寒地區種植菌草的難題,填補了黃河流域種植多年生菌草的空白。
在森林植被銳減、水土流失嚴重的“千丘之國”盧旺達,他們專門設計了菌草同果樹、玉米和大豆等當地傳統作物間作、套種模式,以保持水土,已被列為該國水土流失治理的重點項目。
典型帶動 成果生綠又“生金”
研究難,推廣更難!
作為菌草科技的先行者,林占熺深入一線開展科技服務工作,并將國內應用的第一站選在了福建尤溪縣。
當地的菇農從來沒聽說野草能長出香菇,林占熺向菇農承諾:“虧了我全賠,掙錢全歸你們。”總算有27家農戶愿意試種。他駐村進戶,手把手全程服務。實踐證明,用菌草栽培香菇不僅產量高而且質量好。為了解決菌草栽培食藥用菌的需要,1989年在尤溪縣推廣人工種植高產菌草,菌草生長快、生物量大,5個月可以長到3—4米高,一畝土地每年能收鮮草二三十噸。
2003年,林占熺作為全省首批科技特派員,帶領團隊在邵武、順昌、建甌等地,開展菌草技術及產業發展服務,獲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2010年菌草應用規模大幅提升,企業增收、農民增收成效明顯,全省菌草使用量達到2.27萬噸,產值2.25億元,其中應用菌草代料生產金針菇、秀珍菇、香菇、靈芝等18種食用菌,生產規模達5734萬袋、2.055萬立方米,應用菌草飼養生豬、奶牛、肉牛等2.7萬頭,飼養鵝、兔6200只,飼養草魚等18萬尾,農民增加收入4498萬元。
福建農林大學還利用菌草技術,推廣長汀水土流失治理經驗,為貧困地區鄉村振興奠定堅實的產業基礎,在青海、四川、河南、山東、福建等31個省,菌草技術扶貧已經落實到千家萬戶,有效推動了貧困地區的生態建設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以草為媒 小小菌草助力全球減貧
從盧旺達國立大學畢業的德瑪斯,跟隨林占熺團隊專家從事菌草生產,成立了專業菌袋生產企業,年收入十幾萬元人民幣;農戶萊昂尼達斯參加菌草技術培訓后,成立了“得意”公司開展菌草蘑菇生產……
緊接著,旨在深化中盧農業合作、建設中心學員創業平臺的中盧農業合作項目孵化園開園運營,讓當地更多的農民學習和運用先進農業生產技術,3500多個農戶因此脫貧致富。
“技術流程本土化、簡便化、標準化以及系統化,讓農戶‘一看就懂、一學就會、一做就成’”,在林占熺團隊的不懈努力下,福建農林大學在世界13個國家和地區建立菌草技術和旱稻技術援外基地,為106個國家和地區舉辦培訓班205期,學員7900多人。巴布亞新幾內亞總理、圭亞那總統、柬埔寨國王等外國元首,先后蒞校訪問并親手種下象征友誼的巨菌草。
盧旺達農業部長卡麗巴塔曾表示:“在所有外國援助盧旺達的農業項目中,中國援助的農業技術示范中心項目對盧農業現代化、消除貧困、擴大就業方面貢獻最大。”
“目前,越來越多的國家希望從我國引進菌草技術,將中國菌草扶貧的模式和經驗復制推廣到更多國家和地區,讓菌草技術更好地造福全人類。“林占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