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蓬溪縣食用菌現代農業園區,是西南地區生產規模最大的食用菌產業園之一。每天,園區內有230噸杏鮑菇、50噸蟲草花、60噸黃色金針菇成熟,并且全年無休。園區內,聚集了年產量全國第一的單體杏鮑菇工廠化生產企業、全國第一的蟲草花工廠化生產基地和全國第一的黃色金針菇工廠化生產基地。
攬下多項“冠軍”背后,聚集在此的頭部農業企業做對了什么?近日,記者來到蓬溪縣食用菌現代農業園區。
智慧+科創,打開生產效率“加速器”
蘑菇喜濕、低溫環境,在大多數人的印象里,潮濕、陰暗的菇棚實在與高端不挨邊。但是在蓬溪縣食用菌現代農業園區,不論是從空中俯瞰排列整齊的白色廠房,還是廠房內一堵堵壯觀的蘑菇“墻”,用“賞心悅目”來形容毫不夸張。
2012年入駐園區的四川琪英菌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琪英菌業”),如今擁有兩個“全國最大”頭銜——全國最大的單體杏鮑菇工廠化生產企業,以及全國最大的蟲草花工廠化生產基地。每天,這里生產杏鮑菇120噸、蟲草花50噸,其中杏鮑菇產量占全國的六分之一。
智慧化工廠生產,是琪英菌業能夠在全國食用菌產業中快速成為“頭部”的關鍵之一。
廠區內的出菇車間,溫度始終保持在15℃至16℃,濕度控制在90%以上。自動化智能控溫技術,可以自動調整菇體發育所需的溫度、濕度、光照和氧氣等。在這樣環境下長出的杏鮑菇,口感鮮嫩,品質最佳。
“智能”場景在工廠內隨處可見。自動制袋機生產線開足馬力作業,智能化設備可以代替人工完成打包、套環、扣蓋、上架等環節。
琪英菌業技術負責人說,以前10個人一條人工流水線一天制作5萬袋菌包,現在一條全自動流水線一天制作8萬袋菌包。
科研技術的創新應用,更是為智能化生產效率打開了“加速器”。
在琪英菌業菌種培養車間,液體菌種罐依次排列,先進設備能夠讓全廠所需菌種的培植空間從200平方米縮減到20平方米,還能把菌種培植周期從傳統方式的兩個月縮短到10天。此外,在無菌要求的接種車間,全自動接種機能夠把菌包污染率從人工接種的百分之一下降到千分之一,這是公司在全國食用菌生產行業的一項首創技術。
“科技的創新應用能夠提升從菌種到食用菌的生物轉化率,這是我們能夠站穩‘全國第一’位置的核心。”琪英菌業總經理宋強說。
不僅是琪英菌業。蓬溪縣現代農業示范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現在全園區已建成80萬平方米食用菌工廠化生產車間。不僅如此,入駐的蓬溪駱峰菌業有限公司、四川省鑫中宇農業有限公司等還在科研領域“競賽”,園區企業目前一共獲得20余個生產專利,生產效率極大提升。
加工+出口,產業鏈進一步延長
作為農業大省的四川,多項農產品產量位居全國前列。產量規模,早已不是正在建設農業強省的四川最重要的追趕目標。
如何進一步延長產業鏈?園區內,一些企業聚焦加工和出口兩個環節,開始了先行探路。
蓬溪菌香緣農業有限公司主要以秀珍菇、姬菇等為原料生產休閑類即食食品,公司總經理余江說,公司已完成兩個產品商標注冊及生產許可辦理,全部投產后年產能將達300萬斤,可實現年生產總值9000余萬元。
蓬溪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過去,蓬溪縣食用菌以鮮銷為主,如今正在布局發展食用菌即食食品、調味品等加工業,推動向鮮品和加工產品并重發展轉變。
一些企業“向內”深加工,一些企業則“向外”開拓海外市場。
早在2010年,四川省第一個出口食用菌(蔬菜)質量安全示范區在蓬溪縣正式啟動建設。2019年,琪英菌業也打開了美國以及東南亞國家的海外市場。因疫情原因,過去海外市場受限。“但是今年以來,恢復很快。”宋強說,今年預計出口東南亞總量將達到4000噸左右,出口總額3000萬元,是2019年的10倍。”
2022年,蓬溪縣食用菌現代農業園區食用菌產量達13.8萬噸,產值13.3億元。“我們計劃加快培育壯大園區龍頭企業,幫助琪英菌業等實力企業早日上市。同時,推動菌菜產業延鏈強鏈。2023年園區綜合產值要達到30億元以上,2025年綜合產值實現40億元。”蓬溪縣現代農業示范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說。(來源:四川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