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青海德令哈市巴音河西村從產業扶持、技術服務多個方面入手,盤活用好農村土地資源,走出了一條發展食用菌種植的致富路。
巴音河西村黨支部書記、主任張海安介紹,為解決食用菌種植技術難題,采取“走出去+引進來”的方式,結合高原氣候特點,采用“露天+溫室大棚”互融模式種植反季節蔬菜和食用菌,對食用菌進行全生命周期的監測適種,精心地栽培管理和全程跟蹤監督,確保食用菌試種獲得良好收成。
為破解資金缺口問題,該村統籌整合鄉村振興銜接資金和少數民族發展資金1102萬余元,流轉土地500余畝,改擴建溫室大棚20座,實施“溫室大棚食用菌種植培育基地項目”,自主培育菌種。
針對食用菌采摘加工包裝完畢后如何銷售的問題,該村成立了德令哈源豐茂農牧有限公司,并建立“聯農帶農”機制,鼓勵村民從事蔬菜種植、配送、銷售來增加收入,形成了一條“種植-采摘-配送-出售”的完整產業鏈,解決了一批村民就業問題。
隨著食用菌產銷之路打開,巴音河西村深入開展市場調研分析,動態監測食用菌價格變化,合理規范價格調整,確保食用菌“賣得掉”,老百姓“吃得起”。
“目前種植的食用菌只是試種項目,培育比較成功。還試種了羊肚菌、金針菇、小圓菇等品種,后續計劃在蔬菜大棚基地進行推廣,擴大種植面積。冬天種食用菌,夏天種有機蔬菜,這樣大棚不用閑置,一年四季有收入。”張海安介紹,2023年,試種的食用菌為村集體增加收入20余萬元。(來源: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