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實施全面節約戰略,推進各類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加快構建廢棄物循環利用體系。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轉型,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建設美麗中國,需要加快發展生態循環農業,蹚出農業綠色發展、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新路徑。
深刻理解生態循環農業的內涵要義
生態循環農業,是指遵循自然規律,以“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為原則,利用人、生物與環境之間的能量轉換定律和生物之間的共生、相養規律,整體規劃、系統布局農業產業,促進物質多次重復和循環利用,形成多業并舉、多級轉換、良性循環、穩定可持續的農業生產體系,實現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全面提升。
一方面,生態循環是植根于我國農耕文明中的思想精華。中國傳統農業秉承協調和諧的三才觀、趨時避害的農時觀、辨土施肥的地力觀、御欲尚儉的節約觀、變廢為寶的循環觀,形成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學思想,應時、取宜、守則、有度的時序安排和生產制度,養豬肥田、稻魚共生、桑基魚塘、輪作互補、庭院經濟等用地養地、循環利用的生態循環模式,使我國歷經千載而地力常壯。另一方面,新時代賦予生態循環農業新的內涵。從物質轉化的角度看,生態循環農業就是通過采用先進的技術手段和經營模式,構建科學合理的物質轉化過程,促進養分閉環流動、循環使用,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減少物資投入和資源浪費。從能量傳遞的角度看,生態循環農業就是要通過調整優化種植結構和養殖模式,形成完整的能量循環網絡,提高光、熱等自然能源的轉換效率,促進能量在多個營養級之間傳遞和利用,減少能量損耗、提高土地單位面積的產出效率。從產業發展的角度看,生態循環農業就是要通過整體謀劃、系統布局產業結構,促進種養、加工、銷售、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等各產業間互聯互促、互為支撐、相得益彰。
準確把握新時代發展
生態循環農業面臨的困難挑戰
黨的十八大以來,為破解資源過度開發,化學投入品過量使用對水土資源和生態環境造成的破壞,我國大力發展生態循環農業,取得了積極成效。三大糧食作物化肥農藥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畜禽糞污、秸稈綜合利用率分別達到78.3%、88.1%。農業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結果顯示,全國農業源化學需氧量、總氮、總磷分別比上次普查結果下降了19%、48%、26%,土壤的生物活性和有機質含量明顯提高。但生態循環農業發展仍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
種養業規模顯著增長,結構性失衡問題突出。我國糧食生產總量充裕,但結構性矛盾突出,稻谷、小麥等主糧作物產量占比高,豆類、薯類等多樣化作物產量占比偏低,飼料糧供應緊張,畜牧養殖生產成本居高不下。隨著肉蛋消費量進一步提高,供應壓力還將加劇。
氮磷養分投入量大,循環利用潛力需深入挖掘。目前,我國三大糧食作物化肥、農藥利用率分別為40.2%和40.6%,施用的化肥中僅有約27%的氮素被作物吸收,大量養分流失不僅造成資源浪費,還給環境帶來負面影響。畜禽糞污還田利用率也不高,78%的畜禽排泄氮在糞便管理鏈不同階段流失,能夠還田利用的氮素僅為30%左右,磷素僅為50%。
種養廢棄物資源量大,但利用鏈條尚不暢通完善。技術裝備與原料之間的匹配性、協同性和穩定性較差,多元廢棄物協同利用技術較少,無法有效匹配農村地區廢棄物種類的復雜性多樣性。有機肥產品質量參差不齊,規范化、標準化還田利用水平有待提高,沼氣、生物天然氣等清潔能源并網利用路徑不通暢,產能無法得到充分利用,秸稈飼料、糞肥、生物質能源等生產成本高,生態價值難以在經濟價值上得到體現,市場競爭力弱。
農業生態系統仍然脆弱,自我恢復能力亟待提升。多樣化的農業生態系統是應對環境變化、抵御病蟲害的關鍵所在。前些年為追求高產高效,大規模單一作物的種植模式取代了傳統的多樣化種植方式,半自然生境大量減少,景觀同質化,不僅降低了捕食性、環境敏感物種的多樣性,還使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變得簡單,削弱了其自我調節和恢復能力。面對病蟲害等生物壓力時,簡化后的農田生態系統尤顯脆弱,缺乏足夠的抵抗力。
新時代生態循環農業發展的路徑選擇
新時代發展生態循環農業,就是要以資源環境承載力為基準,以生態循環為突破口,著眼暢通堵點卡點,研發高效低碳關鍵技術,集成農業面源污染綜合防治技術,推行多層次多維度的循環模式,推動農業資源利用集約化、投入品減量化、廢棄物資源化、產業模式生態化,促進農業系統物質能量多級循環利用,實現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產出高效、產品安全。在具體路徑選擇上,就是要推行綠色技術促進農戶等經營主體生產小循環,推進種養結合促進產業發展中循環,發展綠色經濟促進區域層面大循環。
主體小循環,就是聚焦農戶、種養大戶、家庭農場、農業園區等單個主體,在主體經營單元內建立獨立的生態循環鏈,實現物質、能量等順暢流動、高效轉換。推進農田立體種養,充分利用農田立體空間,因地制宜發展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稻魚共生等農田復合種養技術,多層次、多級利用農田空間水土光熱等資源,實現產業互促互進、養分就地循環。推進農戶庭院循環,實施家庭生活垃圾減量與分類處理,推廣家庭廚余垃圾、尾菜、廁污等與農業廢棄物協同堆肥技術。因地制宜推廣農村衛生廁所,鼓勵將廢棄戶用沼氣池改造成生活污水凈化池、三格化糞池、集雨窖等。鼓勵發展家庭小菜園、小果園、小花園,實現鄉村生產生活廢棄物就地就近資源化利用。推進農場種養循環,推行種養大戶適度規模經營,加快推行果(菜、茶)-沼-畜、果(菜、茶)-肥-畜等模式,引導生產主體完善利益分享機制,加快構建以沼氣或有機肥為紐帶的生態循環鏈條。推進園區協同循環,推進農業產業園區循環化改造,鼓勵利用生產生活廢棄物發展生物質能源、生物基材料以及有機肥料,完善循環產業鏈條,推動能源梯級利用、資源循環利用和污染物集中安全處置等。
產業中循環,就是耦合不同經營主體、生產環節與產業鏈條,促進種養加一體、產供銷融合,實現產業內部物質、能量和經濟的暢通循環。推進種養加一體化,促進區域層面產業融合。推進種植業、養殖業與農產品加工、銷售等高效對接,強化農產品精深加工,抓好延鏈、補鏈、壯鏈、優鏈,打造產加銷一體,產前、產中、產后鏈條完整,橫向耦合、縱向關聯的優勢產業鏈。建立廢棄物處理中心,推進縣域層面產業銜接。結合農村生產生活廢棄物存量,科學布局收儲運站點,建設有機肥料、生物質燃氣、功能飼料、菌菇基料等加工中心,推廣“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1個集中處理中心+N個分散式處理站”等處理模式,探索非糧生物基原料、高值材料等利用方式,構建主體聯結緊密、種養加配套的縣域產業循環。促進生產力布局優化,推進國家層面產業協調。堅持全國一盤棋,綜合考慮區域產業基礎、資源稟賦、環境承載力等因素,優化調整糧經飼種植結構,促進優勢種養產業集群化發展。持續實施農業生產和農產品兩個“三品一標”行動,推動綠色消費需求和綠色產品供給深度融合。
區域大循環,就是通過資源優化配置和循環利用,打通不同地區、不同產業之間的物質、能源、經濟價值流動鏈條,實現城市和農村之間、農業和非農產業之間互融互促、協調發展。打通農業非農產業循環。加強農業廢棄物、農產品加工副產物綜合利用,開發綠色甲醇、中鏈脂肪酸、可降解塑料、活性炭等新能源、新材料、新產品,實現農業廢棄物向非農產業的有效流動。打通城市鄉村地域循環。充分利用城市在技術、資本和人才方面的優勢,發展都市農業、休閑農業和生態旅游等,積極探索人造肉、植物工廠、人工合成淀粉等前沿技術,推動鄉村產業與城市產業互為補充、融合發展。打通生產生活生態循環。充分挖掘鄉村多種功能,建設田園生態系統,發展休閑旅游、農事體驗、觀光采摘、生態康養等產業,提升鄉村多元價值,實現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研究員趙立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