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上海永大菌業有限公司現代化種植基地,看到的不僅是排列整齊的菌菇培養架,更是一條貫穿研發、生產、加工與銷售的全產業鏈。
不同于依賴外部菌種供應的傳統種植模式,永大菌業深諳“種源是農業芯片”的硬道理,構建了覆蓋研發、選育、推廣的完整體系。
一直以來,永大菌業十分注重食用菌新品種選育。通過與上海市農業科學院等國內外科研機構合作,企業每年將銷售額的2%~3%投入研發,耗時6年成功培育出灰樹花“永大1號”與姬菇“永姬1509”等專利品種。其中,灰樹花“永大1號”以獨特口感和高營養價值成為市場爆款,新品種較外來引進品種生長周期縮短30%,產量提升40%,且能高效轉化本地秸稈資源,適合本土栽培,通過工廠化種植,讓原本少見的食用菌品種也能“飛入尋常百姓家”。姬菇“永姬1509”則憑借抗逆性強、出菇整齊等特點實現了周年化栽培,單品種年產量占基地總產量的60%,帶動周邊300余農戶戶均增收超20萬元。
企業還建立了國內首個菌種研發基地,通過雜交選育、環境馴化等技術,攻克灰樹花、秀珍菇等好氧菌種的工廠化生產難題。
目前,永大菌業已實現香菇、姬菇、秀珍菇、舞茸、木耳、黑雞樅等20余種菌類的規?;a,成為國內種類最多的企業之一。多品種生產不僅滿足了不同消費者的需求,更構建了難以復制的產業護城河。從研發、生產、加工到銷售,每一環節都形成了高效、標準化的閉環管理,無論是種類還是菌菇品質,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占據優勢地位。(來源:上海三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