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行產業扶貧,才能從根本上“拔掉窮根”,但是在產業的選擇上,什么樣的項目適合當地實際,如何確保扶貧項目資產不流失?3月24日,從山東德州市扶貧辦獲悉,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該市出臺《關于加快建設扶貧產業項目庫和建立項目評審制度的意見》,通過健全完善項目庫、專家庫和鄉鎮初審、縣級審批、市級審核備案的“兩庫三審”新機制,提高產業扶貧的精準化和規范化。
根據要求,德州市將建立起符合農業產業化經營方向、科技含量高、市場前景廣、帶動能力強、規范實用的扶貧產業項目庫,項目庫將實行大數據操作,項目庫建設以數據為主,有詳實依據支撐,對項目運作模式、成本投入、收益測算、利益聯結等環節進行科學評估,確保項目庫有用、實用、好用。
在項目的選擇上,德州市確定了八大標準,即積極發展蔬菜、食用菌、中藥材等見效快、風險小的優質特色種植業;大力發展優質蘋果、梨、桃、核桃、棗、葡萄等特色林業產業;鼓勵發展牛、羊、毛驢、肉兔、水產等優質高效特色畜牧、水產養殖產業;大力發展扶貧產業園區,以規模化種、養基地為基礎,依托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帶動,發展設施農業、精準農業、精深加工,帶動貧困戶增收;在控制農村建設用地總量、不占用永久基本農田的前提下,探索發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農村邊角經濟;支持扶貧工作重點村發展特色采摘、農耕體驗、休閑養生、農家樂、開心農場、旅游商品制作等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因地制宜選擇特色加工產業、傳統手工業,打造靈活方便、就近就業的“扶貧車間”;推進“互聯網+”模式,支持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產業。
為確保項目的可行性,德州市建立健全鄉鎮初審、縣級審批、市級審核備案的“三堂會審”機制,市、縣兩級扶貧產業項目評審實行項目評審委員會制度。市級成立了36人的扶貧產業項目評審專家庫,依據項目評審內容獨立行使評審權,客觀公正地提出項目評審意見,同時嚴格項目評審程序,嚴格按照集中評議、實地考察、形成評審結論等程序進行。
據了解,項目評審工作還將接受紀檢、審計部門的監督,確保扶貧資金、項目精準到貧困村和貧困戶。對因管護責任不落實、管護不力等人為因素造成的項目垮掉、不達效,嚴格追究責任,確保扶貧項目資產保值、增值、不流失,長期發揮效益。(來源:德州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