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記者 任志梅)“中午就可以嘗鮮咯!”6月20日,在浙江紹興諸暨市東白湖鎮西丁村的竹山上,隨著種植戶劉國燦用兩個手指小心翼翼將一朵朵形如裙子似的菌菇采下,該市誕生首個仿野生竹蓀種植示范項目。
東白湖鎮植被豐茂,竹林面積尤其廣大。全鎮擁有竹林8萬畝,居紹興地區各鄉鎮之最。如何充分利用毛竹資源,是當地政府一直在思考的問題。“去年,我們通過諸暨市農林部門介紹,了解到竹蓀可以在竹林種植,還能解決竹屑出路問題,就考慮在鎮里搞個試點。”諸暨市東白湖鎮農辦主任周章海說。
經過部門和鎮里的共同努力,去年下半年,毛竹林下竹蓀仿野生栽培技術提升與示范項目落戶東白湖,菌種采用中國林科院亞熱帶林業研究所培育的先進品種。經過自愿報名,西丁村和琴察村的部分農戶成立合作社,首批試點種植面積分別為10畝。為此,鎮政府還請來浙江農林大學相關專家擔任技術顧問,為農戶提供技術指導。一切準備停當之后,今年初,兩個村開始正式下種。
林下竹蓀仿野生栽培項目的成功,既做到了毛竹資源再利用,實現‘變廢為寶’,而且還保護了生態環境,避免了亂砍亂伐。更重要的,將有效提升竹林效益,促進農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