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四川省長寧縣梅硐鎮澤鴻村林下竹蓀種植基地滿目青綠的林下,竹蓀蛋長勢喜人,一排排壟溝上,竹蓀一茬接著一茬的競相綻放,當地群眾正在林中忙著采收。
竹蓀又名竹笙、竹參,營養豐富、香味濃郁、味道鮮美,被稱為“真菌皇后”、“雪裙仙子”、“菌中之花”,古為“宮廷貢品”,今為國宴名菜,自古就列為“草八珍”之一。2016年,長寧竹蓀被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列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澤鴻村今年4月中旬開始林下種植的長寧竹蓀,6月底進入采收期,平均每畝產量可以達到120-150斤的干竹蓀。
長寧縣本地氣候、土壤,包括:生物中與空氣中,菌群數量不同,竹蓀品質與外地品質也不相同,肉厚、味道也更鮮美。林下竹蓀產業基地采取“專合社+村集體+農戶”的新型建設模式,村集體流轉土地,再將土地與集體資金入股竹蓀種植專合社,進行基地建設,然后,按入股進行分紅,專合社提供技術支撐,帶動農戶發展林下種植竹蓀,促進村集體增收,帶動農戶就地就業,助力澤鴻村紅色旅游和鄉村振興,不斷提升村民的幸福指數。
目前,基地250畝竹蓀喜迎采收季,由于這里的楠竹林林況條件好,今年雨水充足,預計每畝可采摘竹蓀蛋5000斤,竹蓀種植土增加了竹林土壤肥力,可提高楠竹冬筍產量,預計每畝可增收500斤冬筍。
據了解,竹蓀自身抗逆性較差,栽培技術要求較高,種植風險較大。今年,長寧縣在以村集體為基礎的條件下,與竹蓀種植專合社聯合,在澤鴻村建設了楠竹林菌復合經營示范基地,通過林下種植竹蓀,達到集約化利用土地,增加竹林綜合產值的目的。
長寧縣是“中國竹子之鄉”,竹林資源豐富,今年同時探索了硬頭黃竹、苦竹、楠竹下面套種竹蓀,都已經進入了采摘期。接下來,將進一步做實做強竹資源培育工作,探索竹林基地建設科學合理實用的新模式、新辦法,高標準建設現代竹林示范基地,深挖林下種菌的技術措施和實踐方式,助力竹產業發展與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