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廣西省玉林市容縣浪水鎮不少林地栽種有紅椎樹,且保護得比較好。這些林地在雨水多,氣溫高的5─10月便會自然而然地長出一朵朵紅色的蘑菇,人稱野生紅菇。由于野生紅菇人工無法種植,產量不高,有補血健體、祛濕防癌,抗血脂、心臟病和腦脈軟化的功效,因此,廣西及廣東、福建、臺灣、馬來西亞等地市場需求量很大,產品供不應求,且價格一直居高不下。今年每公斤優質野生紅菇干品的市場收購價在1200元左右,高的達1400元,比2010年以前翻了一番多。
十多年前,浪水鎮的野生紅菇產量很低。后來,該鎮泗河村云斗組頭腦靈活,善于鉆研農科技術的農民林光強經過仔細觀察紅菇的生長特性和反復試驗,終于找出了紅菇產量低的原因:紅椎樹分布不均勻,紅椎樹多的地方長出的紅菇就多,反之就少;雜樹雜草多,制約紅菇生長;光照度不合理,過強或過弱都不利于紅菇菌絲的蔓延和生長;水利條件差,遇到氣候干旱或氣溫過高時,紅菇要么無法生長,要么長出來的菇體很小;人畜踐踏,踩斷菌絲,等等。
找出原因后,林光強通過移植紅椎樹、將紅椎山的雜樹雜草除掉、調整光照度、將電源線拉到紅菇基地、將生長野生紅菇的林地用木樁或水泥柱拉起遮陽網圈起來對紅椎山進行改造。這樣,他的責任山生長紅菇的林地一年比一年擴大。
通過林光強的言傳身教,目前,浪水鎮野生紅菇林已經擴大到8600多畝。至7月底,已收干菇4.6萬公斤,收入5520萬元,收獲結束后,預計今年全鎮紅菇干品可達6.1萬公斤,總收入7320萬元,分別比2010年增長八成多。按目前該鎮2300多戶菇農計,戶均3.12萬元,其中收入超10萬元的有何業森、林昭深等60多戶,一批農戶通過科學管理和繁殖野生紅菇實現了脫貧致富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