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將樂縣黃潭鎮洋伯村竹子社垱山場紅菇保育擴繁試驗基地,一朵朵紅菇從分布在山間,這標志著將樂縣紅菇人工保育擴繁試驗取得良好成效。
紅菇是一種珍稀的野生真菌,多生長于海拔500~1200米深山野林濕潤高溫的腐質層中。其風味獨特且富含人體所需的多種氨基酸等成分,有“菇中之王”的美稱,頗受市場青睞,價格極高。由于目前紅菇還無法實現人工種植,多年來專家們只能從紅菇的保育擴繁中尋求突破。據介紹,人工保育擴繁試驗,就是對原生紅菇菌絲進行分離,在原生態森林環境中,通過菌種播種、補水、生物驅病蟲、養分補充、標準管護等技術措施進行培育,以提高紅菇產量。
今年4月中旬,福建農林大學、三明市真菌研究所、將樂縣農林部門等聯合在竹子社垱山場進行紅菇保育擴繁試驗。從試驗結果來看,只要具備青崗、紅錐等殼斗科樹種的闊葉林,紅菇保育擴繁是完全可以推廣的。
3年前,福建農林大學未來科技學院副教授蘇軍團隊與將樂縣開展深度合作,通過不斷摸索、反復實驗,技術越來越成熟,產菇量達到預期效果。經現場估產,通過仿野生培育擴繁,每畝每年可采摘鮮紅菇27千克左右,按照目前市場行情,畝產值超萬元。
三明市真菌研究所所長、教授級高級農藝師劉葉高表示,人工保育擴繁出來的紅菇,不僅產量比野生的紅菇高,口感和品質也不亞于野生的。將樂保育擴繁紅菇的成功,不僅對將樂全縣有推廣意義,對全省乃至中國整個南方林區都有很高的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