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稈不用愁怎么處理,放在田里就有機器來打包回收,每畝還能多賺50元。”日前,呂巷鎮太平村的一名農戶老張喜滋滋地告訴記者。
老張今年種植了700余畝水稻,按照每畝產生秸稈800公斤計算,700畝水稻將近有秸稈56萬公斤。“最早的時候,都是一把火燒了。后來不能燒了,就是爛在地里。”老張說。但是往年讓老張頭疼的秸稈今年卻變成了“香餑餑”。原來,廊下鎮上海聯中食用菌合作社將秸稈回收利用,經過加工、發酵,制成蘑菇種植的基料,不僅減少環境污染,而且能增加農民收入,實現雙贏。
在聯中蘑菇的廠房內,記者見到秸稈“華麗變身”的全過程。在合作社的廣場上,鏟車來回作業,將干燥的稻草與雞糞混合,在倉庫里加溫發酵幾天后,秸稈就變成了黑黝黝的基料。“雞糞和秸稈都含有豐富的養分,經過發酵后,就是非常好的肥料。”聯中合作社負責人陳林根說道。
據了解,2015年聯中蘑菇采用荷蘭引進先進技術,用雞糞和秸稈混合的綠色生態方式種植蘑菇。目前基地已經擁有12臺秸稈打包機,每到水稻收割后,打包機就到田里將粉碎的秸稈進行回收、打包,二次利用。目前,該合作社每年消耗的秸稈達到2萬噸,相當于25000畝水稻的秸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