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通江銀耳(食用菌)產業推進工作組的邀請,6月26日至28日,由全國銀耳標準化工作組委員雷銀清、全國銀耳標準化工作組特聘專家彭冬祥、國家食用菌產業技術體系病蟲崗位專家馬林、國家食用菌產業技術體系栽培崗位專家譚偉、四川食用菌創新團隊首席專家彭衛紅、四川旅游學院烹飪重點實驗室主任鄧靜等組成的銀耳國標委專家團,來通江縣調研通江銀耳產業發展。
在調研過程中,專家團一行聽取了通江銀耳(食用菌)產業推進工作組情況介紹,先后考察了通江銀耳博物館、陳河鄉西浴溪村銀翔專合社基地、諾水河鎮梓潼食用菌觀光園、華均專業合作社,深入了解了通江銀耳發展歷史和現狀,并對生產中出現的問題及時給予了現場指導。通過調研,專家團對通江銀耳的歷史和文化予以高度贊賞,對今年通江銀耳產業發展取得的成效給予充分肯定。
隨后,專家團一行在裕德源會議室召開了專業培訓會和銀耳標準研討會。會上,馬林博士作了《銀耳蟲害種類識別與防控》報告、鄧靜教授作了《銀耳產品加工進展》報告、譚偉教授作了《科技促進銀耳產業持續發展的思考》報告,并就銀耳產業發展標準化建設交流了意見。專家團指出,要進一步挖掘利用地方獨特的人文、自然優勢資源,打造好區域、歷史、企業等品牌,積極探索適合通江銀耳發展的新模式,為通江銀耳(食用菌)產業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專家團建議,要不斷增強通江銀耳(食用菌)科技研發能力,加大銀耳新品種常態化選育工作力度,優化菌種生產技術,研發提質增效栽培技術,更新段木銀耳栽培技術標準,拓展精深加工產品;要給予通江銀耳產業發展政策支持,設置銀耳科研項目,給予財政經費保障,出臺激勵科研政策,穩定科技人員隊伍,鼓勵產學研結合,共同推進銀耳科技進步。
據了解,《銀耳栽培基地建設規范》《段木銀耳耳棒生產規范》已被國家標準委員會立項,為保證2項國家標準的科學性、規范性、時效性,提高標準質量,銀耳國標委特到段木銀耳代表產地通江進行實地考察調研,組織相關人員對標準草案進行組織討論,通過分析論證,確定標準主要技術指標。專家團表示,此2項標準的立項和起草,將以通江銀耳為代表的段木銀耳生產上升為國家標準行列,對推進通江銀耳產業標準化進程具有里程碑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