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貴州思南縣通過發展食用菌種植幫助農戶開辟新的增收途徑。該縣充分發揮鄉鎮區位優勢,合理有效利用當地資源,著力于最大限度地把村級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不斷探索增強村級集體經濟實力的有效路子。積極促進引新品種,學習新技術。通過發展食用菌產業幫扶貧困戶脫貧致富,帶動村民走上致富之路。
近日,筆者走進思南縣青杠坡鎮隴水村食用菌標準化建設基地,當地群眾正在忙著整理菌棒,整個現場忙而有序。
據了解,該基地屬于隴水村食用菌種植技術專業合作社,成立于2017年的合作社,以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名義流轉土地50畝,建設年產200萬棒黑木耳、香菇食用菌生產能力的標準化食用菌基地,基地采用“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每天能吸納60余名農戶務工,年產值在80萬元以上。
經過近一年的建設,合作社目前已正式投產, “合作社+公司+農戶”的經營模式,化解了村級產業發展資金短缺和市場風險問題,該產業可帶動全村132戶553人的貧困人口脫貧,為425戶群眾年增收近2000元。該基地的正式投產,有效解決了隴水村群眾增收無門路,貧困戶脫貧無支撐的難題,也為隴水村如期脫貧帶來了希望。
“明年我們還將擴大生產規模,針對當地有意愿種植黑木耳、香菇的農戶,合作社將免費提供技術和服務,成熟后以不低于市場價的價格收購,讓他們安安心心的種。”望著眼前排列整齊的菌棒,該合作社負責人向記者介紹道。
接下來思南縣還將采取‘飛地模式’將鄰近的茶溪村、田莊村、沙壩場村納入食用菌產業中來,讓產業發展覆蓋更多的貧困戶,讓這小小菌棒鋪就一條“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