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市位于黑龍江省東北部,小興安嶺縱貫全境,東與蘿北縣、鶴崗市、湯原縣相鄰,南與依蘭縣、通河縣接壤,西接慶安縣、綏棱縣,北通遜克縣;北部嘉蔭縣與俄羅斯隔江相望,界江長246公里,市轄21個縣(市)、區、局。
伊春地處東經127°42′-130°14′,北緯46°28′-49°21′,屬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季寒冷漫長,春秋季節分明,夏季短暫。年積溫1990-2550℃,年降雨量550-650毫米,全市日照時數平均為2390.8小時,年無霜期90-125天,適合北方大部分農作物的生長,特別是對栽培黑木耳極為有利。
伊春整個地勢西低東高,南低北高,南北長325公里,東西寬145公里,呈狹長地形;地貌特征為“八山半水半草一分田”,行政區劃面積3.3萬平方公里,山地面積占80%。伊春現有林地近300萬公頃,森林覆被率為80.6%,是全國重要的國有林區。伊春擁有豐富的林木蓄積量,為黑木耳生產提供了必要的原材料資源。
伊春市氣侯冷涼,晝夜溫差大,有利于干物質積累,符合黑木耳等木腐菌生長的自然屬性。伊春市黑木耳生產起步較早,六、七十年代即開始野生采摘。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伊春市憑借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林下袋栽黑木耳產業,經過多年的發展與完善,伊春黑木耳栽培已由過去的零星小范圍生產,發展到現在各縣、區、林場均有大量栽培,黑木耳生產初具規模,繼而成為我國優質黑木耳主產區之一。
2018年,全市黑木耳生產規模發展到6.2億袋,產量達28萬噸(鮮重),占全國生產總量的7%;食用菌實現產值25億元,近5萬從業人員人均年純收入1.2萬元。近幾年,工廠化制菌、立體化栽培等集約化生產水平也有了大幅度提高。全市具有一定規模的食用菌加工企業、專業合作社發展到29家,加工能力達到10萬噸,開發生產了即食木耳、木耳飲料、木耳脆片等精深加工產品。產地市場初步形成,連鎖經營、電子商務等新型營銷方式快速發展,林都、森驕、豐林3個品牌獲國家馳名商標稱號,13家企業的39種產品獲得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認證,“伊春黑木耳”農產品地理標志品牌影響力進一步提升。形成了龍頭企業+合作社+職工等多種經營模式。
快速發展中的黑木耳產業,為伊春市林業結構的調整深化,為林業職工的收入增長都做出了重要貢獻,已成為林業職工脫貧解困的新型快速致富項目。2019年,伊春市食用菌生產規模力爭達到7億袋,黑木耳棚室達到7000棟,進一步提高伊春市食用菌集約化生產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