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大慶市林甸縣山間林、耕地上或是棚室里都能看到白色的菌袋上旺盛地生長著黑木耳,黑土地上的黑木耳栽培產業方興未艾,不僅是一種因地制宜的變通,更是致富路上的加油站。
黑木耳生長極其緩慢,干物質積累多,蛋白質含量高,質量上乘,深受食客的追捧,市場前景廣闊。因此,落戶在林甸縣工業園區的昌林盛業生物科技公司將自動化生產的黑木耳菌包供應給全縣栽培戶,保障了黑木耳品種、品質和產量。昌林盛業生物科技公司還承載著黑木耳栽培服務示范作用,在全縣五鎮三鄉設立了栽培示范點,引導廣大農戶栽培黑木耳。
據了解,菌包是黑木耳栽培的源頭,栽培必須順應自然,遵循時令。春分時節,昌林盛業生物科技公司的木耳原種培育已經在生物實驗室里開始,獨立完成了菌種分離、選育與馴化全過程。芒種時節,工廠化菌包生產線一片繁忙,營養基攪拌裝袋,高溫滅菌,無菌接種一氣呵成,歷時45天發酵、15天催芽之后,2400萬袋菌包陸續在這里制作完成。
初夏,林甸縣東興鄉福興村農戶在8280平方米的育秧棚里擺放著木耳營養袋,第一茬木耳采收延后至6月末-7月初,第二茬木耳采收在8月份,此時,晝夜溫差逐漸加大,木耳品質最好,價格最高。
與福興村村民的育秧大棚相比,宏偉鄉治安村栽培黑木耳的力度要大得多,他們在原有的蔬菜大棚基礎上,改造成了總面積57800平方米木耳栽培基地,擁有溫室9棟,冷棚33棟,在棚室和耕地上擺放了35萬袋菌包。
如今,昌林盛業生物科技公司因勢利導推廣多種黑木耳栽培模式,廣大農戶因地制宜乘勢而上,將全縣總栽培量提升至241.5萬袋,采取“政府+企業+農戶”的黑木耳栽培經營模式,產業初步形成。林甸縣還將向“以企業帶動產業,以產業支撐園區,以園區帶動脫貧”方向發展,依據當地條件和資源優勢,依托栽培黑木耳帶動勞動增收,讓“小木耳”發展成大產業,成為當地農戶脫貧致富的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