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兩個月的辛苦忙碌,11月3日,山東省濰坊市峽山區鄭公街道后店東村木耳棚里的木耳相繼從菌包中發出并長大,可以收獲,晾曬完賣出后,每個木耳大棚可以帶來2萬元左右純利潤,一年采收兩季,只要后期種植得當,每年可以帶給村里8萬元的收益。
建木耳大棚是后店東村的幫扶項目。2019年以來,村里不斷籌資金、改村貌、建大棚、種木耳。今年是實現全面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濰坊農商銀行按照市委第五批市直部門包村聯戶工作安排,派出優秀黨員陳延冰定點幫扶峽山區鄭公街道后店東村,接好助力貧困村脫貧的“最后一棒”。為引入適合后店東村的經濟項目,陳延冰經過認真論證比較,選定峽山區著力推廣黑木耳大棚項目。
黑木耳作為綠色保健食品,種植門檻低、生長周期短、產品附加值高。為推進黑木耳大棚項目落實,村干部積極向行內申請,籌集資金20萬元,建設兩個黑木耳大棚進行試點,不但可以增強村級造血功能,而且到棚里務工的都是貧困戶,一年下來每人能增收6000元以上,從根源上解決了貧困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