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地制宜一直是我們國家大力倡導的種植政策,如何將現有土地資源轉化成人民發家致富的工具成為了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來,貴州省黔東南州榕江縣依托74.04%的森林覆蓋率優勢,充分利用林下閑置土地套種食用菌,既不耽誤林木生長,又發展了產業,走出了一條以食用菌產業為主導、多種業態并存的特色化產業脫貧致富路。盤正農業利用荒山閑地林下種植食用菌,打造出榕江縣食用菌產業鏈,真正帶動了榕江人民脫貧致富,具體措施如下:
一、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因地制宜
盤正農業林下紅托竹蓀的種植基地位于榕江縣,遠離城市喧囂,氣候宜人,山清水秀。將紅托竹蓀種植在山林里,一方面在不破壞山林的生態化下,可以將山林利用起來,真正成為人民發家致富的工具;另一方面,山林的枝葉有效地阻擋了部分光照,保持住了紅托竹蓀生長的適宜溫度,為紅托竹蓀的生長創造了極好的生長條件。
二、解決了部分村民的就業問題
高赧村距縣城55公里,距鄉鎮所在地17公里,進出不僅要翻山越嶺,還要過108個瀑布的溪溝,出山對于村民來說很難,以前,大多村民的收入都是來自于外出務工。盤正農業紅托竹蓀產業落地后,就業的不僅有高赧村村民,還有來自寨蒿鎮、忠誠鎮、黎平縣九潮鎮等地方的村民。目前,盤正農業主營的食用菌林下種植的產業鏈中,覆蓋了當地1091戶貧困戶,幫助4691人解決了就業問題。
盤正農業食用菌產業讓村民在工作之余,看到了紅托竹蓀長遠發展效益,有效提高了種植紅托竹蓀的積極性。許多在外務工的村民紛紛感慨,在家種植紅托竹蓀,收入一點也不比在外面務工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