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這樣個大、色深,菌傘能達到5cm以上的尖頂羊肚菌,在市面上實屬少見,且價格昂貴。”近日,遠在福建古田“中國食用菌之鄉”的羊肚菌收購大戶楊枝豐,通過視頻對剛剛從河南航運來的5000斤羊肚菌進行開箱驗貨。
楊枝豐像淘到了“寶貝”一樣,手舉著幾棵羊肚菌面對鏡頭,贊不絕口:“我在全國各地采購羊肚菌近20年了,像這樣的極品羊肚菌,營養價值優于其他形態的羊肚菌。你們三兄弟不簡單呀。很快在業內就要‘菌’臨天下嘍。”
“楊枝豐所說的三兄弟,是來自河南開封市杞縣不同鄉鎮的三位80后返鄉創業青年。”杞縣圉鎮鎮長李青杰說,“他們放棄在省會城市優厚的工資待遇,歷盡10年,從初識、學技,到返鄉創業,現在擁有兩大基地,20多個片區規模種植羊肚菌,帶動了360多戶群眾脫貧致富,700多人就業增收。”
在圉鎮“十鏈百畝千基地”高效農業種植產業園區內的菌棚里,放眼望去,平整濕潤的菌田中,一個個小傘般的羊肚菌破土而出,密密匝匝,長滿了田地間。
面對記者采訪,蔣鎧嶼邊擦拭著近視眼鏡上的薄霧,邊講述他們的創業經歷。
“2009年,我大學畢業后在鄭州一家建筑公司做會計。因我出生在農村,對農業有著特殊感情,一直心中就有一個‘農業夢’。”蔣鎧嶼說,“2011年,我偶然在報刊上看到一篇關于種植羊肚菌致富的文章,就在網絡上查找相關羊肚菌的信息。這一看不得了,羊肚菌的營養價值、市場需求及發展前景讓我震驚。”
從此以后,“羊肚菌”三個字在蔣鎧嶼的腦海中扎下了根。每逢節假日,他就會到武漢、成都等羊肚菌種植基地考察。后來,他花費三年時間到鄭州、武漢等地潛心學習羊肚菌的種植、管理、營銷等。
2016年,蔣鎧嶼和同事,杞縣籍同鄉黃杰一起辭職返鄉創業。與此同時,蔣鎧嶼的高中同窗好友劉聰也辭去了鄭州華致酒行年薪20萬元的營銷經理一職加入了他們。
“家人們起初很不理解,說我們胡鬧,放著好的工作收入不做,回家種蘑菇,不可思議。”劉聰撓著頭帶著羞澀。“因為辭職,俺媳婦兒氣得幾個月沒理我。”
返鄉后,他們在五里河鎮玉皇廟村利用黃杰家的7畝耕地建設了羊肚菌培育、種植實驗菌棚。
“羊肚菌是一種珍稀品種,素有‘菌中之王’的美譽。適宜在四川、云南等西南地區種植,因為氣候、土壤差異,在河南種植難、管理難、產量低。”蔣鎧嶼利用自己學到的育種技術,開始潛心鉆研在河南的氣候、地理條件下如何種出好的羊肚菌。他先后改進了灌溉模式和遮陽網放置方式,改良了土壤,調節菌棚內的溫度濕度,科學調配營養包。不但在羊肚菌菌種培植方面取得突破,還打破了羊肚菌生長培育的地域限制。
“羊肚菌的生長周期為上年11月至次年4月,我們培育出的羊肚菌具有個大、肉厚、菌絲粗壯、多核等特點,每畝穩產400至600斤之間。”黃杰興奮地說。
“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2017年,他們三人注冊了專業合作社,在圉鎮趙集村選址,建設標準化羊肚菌菌種制作車間。圉鎮黨委政府幫助他們打了機井,填了坑塘建廠,安裝了變壓器等,購進了國內最先進的環保滅菌設備,僅用20天時間,就建成了菌種制作車間。同時,在車間旁邊流轉土地20畝建設了菌棚,當年畝產效益16000元以上。
“成功的喜悅,堅定了他們發展羊肚菌的信心。2018年,圉鎮黨委政府在高效農業產業園區內,幫助流轉土地120畝,建設了185座高標準菌棚,建成了三兄弟創業以來的第一座羊肚菌基地。”圉鎮黨委副書記呂杰說。
為了增加群眾更多就業崗位,蔣鎧嶼他們延伸產業鏈條,引入最先進的食品烘干設備,建成了集采摘、加工、存儲等于一體的扶貧車間,為務工群眾年發放工資70多萬元。
2019年,蔣鎧嶼把目光放得更遠,在新鄉市國家經濟開發區建設了210座,占地160多畝的羊肚菌高標準示范基地,帶動新鄉當地群眾就業60人。基地設立了產品展示廳,觀光區等。種植過程遠程可視,綠色有機種植,整個流程無污化,標準更高。
圉鎮黨委書記焦輝說:“蔣鎧嶼三兄弟返鄉創業,給全鎮推進生態循環農業建設帶了個好頭。因地制宜,發展培育支柱產業,把‘小產業’做成‘大文章’,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把綠色融入現代農業、科技農業、生態農業,形成了鄉村振興發展的新方式、新網絡、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