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種一菌棒,春收萬朵菇。眼下,正是食用菌的收獲季節,貴州銅仁市德江縣各食用菌種植基地一片忙碌。地里、林下、棚內、掌上“四有”合一、產銷并進,“春耕”變“春收”,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連日來,在穩坪、合興等鄉鎮, 去年冬季種下的羊肚菌陸陸續續成熟,一朵朵菌菇如雨后春筍般破土而出,長勢喜人。最早從春節開始,羊肚菌已“搶鮮”上市,供不應求。
冬種春收,地不空、人不閑,周期短、見效快,是羊肚菌生長種植的主要特點。通過“菌蔬輪作”的生產模式,還能進一步提高土地利用效能,實現農業產業多產多收。
目前全縣發展羊肚菌種植的經營主體共6家,有示范基地4個、示范點2個,種植總面積560余畝,鮮品采收量累計已達7.5噸左右。
走進德江縣穩坪鎮林下赤松茸種植基地,微風攜著陣陣菇香撲鼻而來,尋味近看,朵朵可愛誘人的赤松茸在森林之中展露風姿。
該基地是德江縣食用菌產業林下種植示范基地之一,現有赤松茸10多萬棒,從目前出菇和采收情況看,預計畝產可達3000多公斤。據介紹,林下發展食用菌主要有四大好處,首先是不占用耕地,能使林下空間充分利用;第二,仿野生種植能保持菌菇的原生態口感;第三,以玉米秸稈、谷殼等作為栽培料,廢物回收利用能減少焚燒對空氣的污染;第四,菌渣具有肥土功效,可以促進樹木生長。
近年來,德江縣積極踐行“兩山”理念,依托良好的生態條件和森林資源,切實做好林下經濟增收大文章,推動林業和食用菌業優勢互補、循環相生、綠色發展,有效促進群眾增收致富。目前,通過套種、輪作的方式,全縣林下主要有紅托竹蓀、冬蓀、松茸、猴頭菇、等食用菌品種,有示范種植基地6個、食用野生菌撫育區3個。
在共和中壩村香菇種植基地,一袋袋菌棒整齊排列,一朵朵香菇升柄展傘,格外吸人眼球。據閩黔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高李寶介紹,他的兩個基地入春以來已銷售香菇鮮品3萬多斤、干品1.2萬斤,收入近40萬元,穩定帶動務工群眾86人。因為抓住了市場空檔,香菇供不應求。
標準化建基地、建大棚,科學化經營管護,是德江縣食用菌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中的重要環節。在實現食用菌由季節性生產向常年生產的轉變,不斷提高產量的同時,還能讓當地群眾四季有活干、全年有收入。
“僅僅是三八婦女節1天,就通過微信朋友圈銷售了200多斤新鮮羊肚菌,打破了今年公司線上銷售單日接單量記錄。”德江縣旺德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吳剛滿臉笑容地說。
為進一步拓展線上線下銷售渠道,德江縣食用菌產業發展工作專班結合實際,充分利用微信、抖音和互聯網平臺,通過本地網紅及“返家鄉”大學生開展直播帶貨、舉辦展銷活動等形式,多管齊下,有效擴大德江食用菌的“朋友圈”。2021年春節以來,已新增大單額線上銷售渠道5個,線下銷售渠道6個,累計定單量4000多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