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古田:一朵小菌菇 “三鏈”齊發力
發布時間:2022-08-15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盛夏時節的福建古田縣,滿山青綠,連片的果樹和菌菇大棚在陽光下顯得格外耀眼。眼下,雖還未到秋菇種植季節,許多菇農已開始著手菇棚菇床整理等前期工作。
古田縣素有“中國食用菌之都”之美譽,是全國開發品種最齊全的食用菌生產基地縣。據古田縣委改革辦相關負責人介紹,多年來,古田縣委、縣政府堅持不懈把食用菌產業培育成縣域經濟的支柱產業、農村脫貧攻堅的富民產業,逐步探索形成獨具特色的食用菌生產“古田模式”。
2021年,古田全縣食用菌年產量達90萬噸鮮品,全產業鏈產值近220億元,以食用菌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發展壯大,努力走出一條具有閩東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做強特色 厚植產業根
高溫高濕的酷暑季節,大部分以傳統模式種植的食用菌已進入“休產期”,但位于古田縣國有綜合農場的寧德晟農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卻是另一番景象。整潔明亮的海鮮菇“產房”,一簇簇海鮮菇在水霧繚繞中顯得格外白嫩喜人。
食用菌產業是古田縣的支柱產業、特色產業和富民產業。目前,古田全縣已開發生產食用菌品種38個,食用菌生產分布全縣14個鄉鎮(街道)近200個村,年栽培各類食用菌14億袋,全縣約70%的勞力從事食用菌產供銷活動,形成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一體化經營、社會化服務、企業化管理的產業化發展格局。
一產是古田食用菌產業的關鍵優勢所在,是產業業態拓展的根基,更是鄉村振興的關鍵。去年以來,古田縣積極探索深化食用菌菇棚“光伏+”改造工作,研究試點項目建設和整縣推進工作,通過推動“綠色能源+生態種植”融合發展,深挖綠色經濟潛能。
產業集聚 發展后勁足
位于古田縣大橋鎮的福建天天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古田縣食用菌產業的龍頭企業、全國首個袋栽銀耳工廠化生產企業。清洗生產線上,雪白的銀耳在自動翻滾;現代化銀耳栽培廠房內,小菌菇也住進了“空調房”,智能綜合監控系統可自動監測并調節菇棚的溫度、濕度。
近年來,古田縣依托產業優勢,打造以食用菌二產為主導的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融合發展創業平臺,并形成“3+N”園區發展模式,即東區、西區、北區三個食用菌加工集中區以及前垅移民科技創業園、天天源等N個食用菌加工集聚點。
目前,古田縣食用菌百億產業園已初具規模。作為初加工、冷鏈倉儲、篩選包裝和配送運輸基地的東區已入駐企業244家,年產值近40億元;西區為精深加工園區,已建成10萬平方米標準化廠房;北區堅持創新驅動、智能化改造,帶動食用菌產業二產提質增效,11家食用菌精深加工企業已入駐,其中億元以上企業6家。
從標準小菇棚到銀耳工廠化生產基地,再到食用菌產業園區,一朵菌花飛入尋常百姓家,惠民長卷開新花、結碩果。2020年古田成功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2021年,入選創建全國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全國農業全產業鏈典型縣和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
擦亮招牌 延伸價值鏈
數字賦能、科研賦能、品牌賦能、文化賦能,古田縣“雙創”基地已成為當地推動“食用菌產業三鏈融合”的重要載體。
在“雙創”基地的食用菌“數字大腦”運營中心平臺上,設計了大數據溯源、電子銷售平臺、供應鏈金融三個應用場景,匯集了古田縣域食用菌全產業鏈的所有數據,鼠標隨意點擊可查詢想要的數據。
據“數字大腦”項目負責人、優福農業副總經理林建明介紹,數字大腦圍繞食用菌產前、產中、產后全過程,提供政策、品牌、科技、營銷、金融、管理等數據信息服務,發揮數字技術對產業價值鏈的提升作用。預計2022年底前實現100家以上企業及其相關農戶的信息采集和交易等工作。
2017年,古田縣依托民富中心設立民富商城并創立“十方田”公共品牌,探索拓展線上、線下營銷渠道,提升古田農產品整體品牌形象。目前,古田已建成全國首個以食用菌為主的大型電子商務園區,全縣擁有線下3萬多食用菌營銷戶,擁有網商近900家,形成干品采購、生產加工、物流存儲、客服銷售、快遞運送的“一條龍”產業鏈。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