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印江縣數控大棚智慧培養玉木耳 經濟效益高
秋日木黃,風光秀麗。貴州省銅仁市印江縣木黃鎮梵天菌業盤龍生態智慧農場里,遠遠望去,66個智能數控大棚整齊排列。大棚內,工人們正忙著采摘潔白似雪的玉木耳。
大棚內都有智能溫控系統,各項環境實時數據都顯示在棚內電子屏幕上,便于管理人員實時監測玉木耳長勢、濕度、光照、溫度等指標。
玉木耳生長需要溫、光、濕、氣,智能大棚通過智能溫控系統,可以完全創造出符合玉木耳生長的條件。大棚內錯落有致地擺放的玉木耳菇架呈立體狀,每串吊帶掛棒上有5-6棒玉木耳,增加了土地使用率,像這樣的玉木耳大棚共有66間,每間種植2萬棒左右,大大縮短了玉木耳的生長周期,提高玉木耳產量及利潤。
據介紹,玉木耳是由吉林農業大學李玉院士團隊選育的木耳新品種,有木耳界“白富美”之稱。木黃鎮通過引進該品種,采用數控大棚吊帶掛棒種植,跳出“傳統農業”束縛,徹底打破了從前老百姓的傳統種植方式,從而轉向標準化、規模化、現代化種植,帶動群眾持續增收,進一步加快了農業產業轉型升級步伐。
智能大棚里,工人們忙著采摘新鮮的木耳,而廢棄菌棒處理處生產線的菌棒粉碎機也開足馬力處理廢舊菌棒。工人們開著鏟車不停將廢舊菌棒倒進粉碎機里,經過粉碎機的粉碎、自動分離塑料紙,廢舊菌棒秒變半成品有機肥。
為減少農業面源污染,促進食用菌廢菌棒資源化利用,木黃鎮引進1條廢棄菌棒處理生產線,將廢棄菌棒統一回收處理,加工成有機肥,不僅優化了生態環境,還讓資源循環利用。隨著黑木耳產業越做越強,當前,該公司正在擴建廠房,增加廢棄菌棒處理設備,提高廢棄菌棒處理能力。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