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來臨,萬物冬藏。但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區流湖鎮上房村的食用菌菇基地里卻是一派生機勃勃,菇香四溢。“基地去年各類菌菇總產量達30萬公斤,都獲得了有機產品認證。產品除供應本地,來自上海、廣州等省外的訂單也源源不斷。”基地負責人、江西省新贛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丁建新欣喜地說。
曾是“十三五”貧困村的上房村種出來的菌菇緣何如此暢銷?“多虧了基地的菌菇房,讓我們的產品提高了競爭力。”丁建新一邊介紹,一邊走進一間秀珍菇菌房。菇房內,記者看到,房內溫度一旦低了,系統會自動啟動空調加熱模式;濕度不夠,系統又會自動開啟霧化裝置;無需光照時,系統會自動關閉房內照燈……基地技術員解釋說,奧秘就在于基地開發的基于物聯網的食用菌培育監控平臺。
原來,基地的每個菇房里都安裝有一個感應探頭,可對室內環境參數進行多點實時動態采集,同時將數據傳至控制中心,從而驅動執行裝置實現菇房環境的自動智能調節,這樣房內就始終保持菌菇最佳的生長環境。此外,房外墻上的顯示裝置實時顯示著菇房內的溫度、濕度、二氧化碳含量、光照度等數值,一目了然。
據介紹,像這樣的智能菇房基地內共有16間,占地面積約4000平方米,總投資256萬元。曾參與智能監測控制系統研發設計的江西省農科院農業應用微生物研究所所長張誠告訴記者,受氣候因素影響,普通大棚只能季節性種植,而智能菇房則可以實現全年化生產。張誠表示,智能菇房種出的菌菇不僅產量翻倍,產品質量也更勝一籌。相比普通大棚里可能出現菌棒腐爛現象,智能菇房由于提供了最適宜的出菇環境條件,因此產出的菌菇不僅質量有保障,而且個頭更大,味道更鮮美,價格也更高,整體收益自然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