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楚雄州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了關于楚雄州食用菌產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就加快推進食用菌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總體要求、工作任務、保障措施等做了詳細安排。
楚雄州食用菌產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
為全面貫徹落實《云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云南省加快食用菌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的通知》(云政辦函〔2020〕97號)和《楚雄州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加快食用菌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楚政辦發〔2021〕5號)精神,加快推進食用菌產業高質量發展,結合我州實際,制定如下行動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新發展理念,充分發揮楚雄州野生食用菌資源優勢和栽培食用菌發展潛力,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創新為動力、以高質量發展為核心,全方位拓展食用菌產業鏈,推進規模化生產、產業化經營、品牌化發展,努力促進楚雄州食用菌產業質量更高、效益更好、競爭力更強,實現經濟、生態的有機統一,推動高原特色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為楚雄州跨越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二)目標任務。圍繞“做大一產、做強二產、做優三產”這一主線,認真貫徹《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林下經濟促進條例》,規范野生食用菌采摘,加大野生食用菌種質資源保護。緊緊圍繞“野生食用菌提質增效、人工栽培食用菌規模增加、食用菌產業三產融合發展”的工作目標,加快野生食用菌產品研發,推進工廠化栽培,打造一批集約化程度高、輻射帶動能力強的高效栽培食用菌生產基地。到2025年,劃定野生食用菌保護區1000萬畝,保育促繁面積達250萬畝,食用菌產量突破14.5萬噸,產值達80億元,全州食用菌規模穩步增長、產品結構日趨合理、科技支撐更加明顯。
二、工作任務
(一)促進野生食用菌可持續發展
1.加強野生菌資源保護。借助省內外科研院所技術力量,以南華縣為試點,逐步在全州開展重要野生菌種質資源調查、收集和保藏,全面掌握野生菌資源分布情況,為食用菌產業發展提供科技支撐。建立健全“誰承包、誰投入、誰管理、誰受益”的經營管理機制,規范野生食用菌采摘,實現由無序采集向科學采集轉變,確保資源科學開發和永續利用。(牽頭單位:州林草局;責任單位:各縣市人民政府)
2.建設野生食用菌保育促繁基地。以野生食用菌集中分布區或分布有珍稀瀕危的、具有重要經濟價值或本土特有的野生菌林地為核心,劃定野生食用菌保護區1000萬畝,在松茸、牛肝菌、塊菌(松露)、干巴菌等珍稀野生食用菌產量較大的林地,建成野生菌保育促繁科技示范基地15個以上,實施林地封閉式管理、封山保育、承包經營、專人管護等經營管理措施,強化野生菌資源保護和環境保護,逐步提高野生菌自然產量和經濟效益。(牽頭單位:州林草局;責任單位:各縣市人民政府)
3.建設野生食用菌仿生栽培示范基地。加強與科研院所聯合合作,在南華縣、大姚縣、永仁縣等縣市選擇適宜林地,建立塊菌、靈芝、羊肚菌等優質菌仿生栽培示范基地10個以上,提高野生食用菌產量及質量,實現“林—菌”復合型發展。(牽頭單位:州林草局;責任單位:各縣市人民政府,州供銷合作社、州農業農村局)
(二)擴大栽培食用菌規模
1.建設菌種生產基地。根據種類布局、發展規模,支持有基礎設施設備的科研院所或企業設立食用菌菌種研發機構,通過政策引導、技術支持、企業實施,在楚雄、武定等地建設食用菌菌種繁育中心和菌種生產基地,篩選適宜我州種植生產的食用菌新品種,減少菌種外調數量,為產業發展提供優質栽培菌種,保障優質菌種的產業化供給。(牽頭單位:州供銷社;責任單位:各縣市人民政府,州農業農村局、州林草局、州科技局、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2.建設高效栽培示范基地。圍繞市場和加工龍頭企業需求,以香菇、平菇、羊肚菌三種大宗栽培菌食用菌和金耳、白參、姬松茸三種特色栽培食用菌為重點,在10縣市打造集約化程度高、輻射帶動能力強的標準化栽培食用菌生產基地,強化對現有食用菌經營主體的示范帶動作用,力爭10縣市各建成30畝以上或年用菌包30萬棒以上的栽培食用菌示范基地1個以上。(牽頭單位:州供銷社;責任單位:各縣市人民政府,州農業農村局、州科技局)
3.適度發展工廠化栽培。堅持生態高效、質量安全、生產標準、結構優化原則,引進和扶持一批大型龍頭企業,鼓勵規模以上食用菌企業推進發展工廠化栽培,力爭在南華縣建設工廠化栽培產業園1個,開展食用菌標準化生產技術示范推廣,集成各類食用菌綠色標準化生產技術規程,提升食用菌產業標準化生產水平。(牽頭單位:州供銷社;責任單位:各縣市人民政府,州工業和信息化局、州林草局、州農業農村局、州發展改革委、州市場監管局、州投資促進局)
4.建設菌材原料供應基地和開展菌材資源化利用。在雙柏縣、南華縣等縣市建設菌材原料供應基地,實現菌需物資及菌材運輸、加工、菌棒生產一體化發展,滿足州內及輻射區域內的菌材原料需求,降低菌材生產成本。支持食用菌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經營主體開展建設菌渣集中處理中心,集中開展菌渣利用、廢菌袋、棚膜回收處理等,采取菌渣制肥、菌渣還田、菌渣養殖等循環生產方式,實現循環利用,推動食用菌產業綠色生態可持續發展。(牽頭單位:州工業和信息化局;責任單位:各縣市人民政府,州農業農村局、州林草局、州發展改革委、州供銷社)
(三)延伸產業發展鏈條
1.拓展食用菌初加工。加快食用菌主產地初加工清洗、分揀處理設備及物流、倉儲等基礎設施配套建設,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和中小微企業等經營主體改善儲藏、保鮮、烘干、清選分級、包裝等設施裝備條件。發展食用菌產品產地初加工,重點發展預冷、保鮮、冷凍、分級、包裝等倉儲設施和炸制、干制、腌制等初加工,減少產后損失,延長供應時間,提高質量效益,滿足市場多樣化需求。(牽頭單位:州農業農村局;責任單位:各縣市人民政府,州林草局、州工業和信息化局、州發展改革委、州供銷社)
2.提高精深加工水平。鼓勵食用菌龍頭企業開發先進技術、更新設備、優化工藝,開展食用菌干制品、速凍品、油炸食品生產加工。引導食用菌企業主動融入大健康產業,加強食用菌保健功能研發,建設食用菌加工食品、調味品、保健品等高端產品生產線,使山貨變商品、商品變精品、精品變上品,有效提高產品附加值。(牽頭單位:州工業和信息化局;責任單位:各縣市人民政府,州發展改革委、州林草局、州農業農村局、州市場監管局、州文化和旅游局、州供銷社、州投資促進局)
3.建立三產融合基地。依托我州多樣的野生菌資源、豐富的旅游人文資源、多彩的民俗文化及食用菌栽培基地等資源,打造集生產、加工、休閑觀光、養生體驗、科普教育為一體的三產融合基地。充分挖掘消費潛力,打造以食用菌文化為基礎,集 休閑采菌、居旅共享、康養結合、美食品鑒的特色美食街區和特色小鎮,實現“菌-文-旅”一體化發展。(牽頭單位:州發展改革委;責任單位:各縣市人民政府,州林草局、州農業農村局、州工業和信息化局、州市場監管局、州文化和旅游局、州供銷社、州投資促進局)
(四)構建食用菌品牌體系
1.打造區域品牌。擴大“楚雄牛肝菌”“南華松茸”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證明商標的推廣使用力度,制定食用菌品牌發展戰略及發展計劃,建立品牌培育、發展保護和激勵機制。按產品特色和品牌核心價值,將區域優勢與食用菌產業特色、產品質量、產品價格結合起來開展“云菌·彝鄉”公用品牌建設,制定科學合理的品牌評價、使用和管理規范,構建以區域公用品牌為核心、企業品牌為支撐、產品品牌為基礎的品牌體系。(牽頭單位:州市場監管局;責任單位:各縣市人民政府,州農業農村局、州科技局、州林草局、州供銷社)
2.強化企業品牌建設。鼓勵和引導食用菌企業樹立品牌意識,融入省州區域品牌發展戰略,培育一批叫得響、有特色的“楚菌”品牌,打好“區域公用品牌+企業品牌+產品品牌”組合拳。支持企業申請綠色、有機等綠色優質特色農產品品牌,發揮示范帶動作用,組織經營主體參加省、州“綠色食品名品名企”等評選活動,著力打造我州食用菌產業的名品、名標、名牌、名企“金字招牌”。(牽頭單位:州市場監管局;責任單位:各縣市人民政府,州農業農村局、州工業和信息化局、州科技局、州林草局、州供銷社、州檢驗檢測認證院)
3.挖掘宣傳菌文化。組織開展具有地域特色的食用菌節慶活動,運用電視、報刊、網絡、自媒體、直播等媒介全方位宣傳造勢,提升“云菌·彝鄉”影響力和品牌效應。發掘“菌文化”資源,傳承、弘揚具有彝族特色的“菌文化”,梳理食用菌產業發展帶頭人,挖掘食用菌與健康、美食、名人有關的傳奇故事,制作1部特色鮮明的食用菌產業系列宣傳片,講好“云菌·彝鄉”故事。(牽頭單位:州文化和旅游局;責任單位:各縣市人民政府,州農業農村局、州林草局、州供銷社)
(五)培育壯大經營主體
1.培育龍頭企業。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省、州有關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的政策措施,加快招引一批食用菌栽培類、加工類、營銷類等龍頭企業,提升產業綜合實力。支持龍頭企業以資金、技術等方式參與食用菌原料基地建設、生產加工、品牌打造等,完善龍頭企業與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加快培育主體多元化、運行市場化、服務專業化的新型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提高食用菌產業組織化、規范化、標準化、商品化程度。(牽頭單位:州農業農村局;責任單位:各縣市人民政府,州工業和信息化局、州林草局、州市場監管局、州供銷社)
2.培育種植主體。加大對經營主體的扶持和引領,著力培育一批產業特色鮮明、經營管理規范、綜合效益好、示范帶動強的食用菌經營主體,加大對市場認可度高的單品食用菌種植企業的扶持力度。加快食用菌專業合作社的發展步伐,形成團結協作、互助生產、共擔風險、共享利益的合作方式,增強市場競爭力。(牽頭單位:州供銷社,責任單位:各縣市人民政府,州林草局、州農業農村局、州市場監管局)
3.健全流通網絡。以食用菌生產、集散地為依托,實行大、中、小市場相結合,支持南華縣建設云南國際食用菌交易中心,配套建設含現貨交易、線上交易、冷鏈物流、檢驗檢測等功能完備的交易市場。支持各縣市通過整合、改造現有農貿市場,滿足食用菌交易功能,在全州形成以南華為中心,各縣市為分中心,鄉鎮集貿市場為主體的三級食用菌交易網絡。加快發展現代流通服務業,暢通流通渠道,延長保鮮期,降低物流損耗。(牽頭單位:州商務局,責任單位:各縣市人民政府,州林草局、州農業農村局、州發展改革委、州市場監管局、州供銷社)
(六)加大財政金融支持
1.加大財政資金扶持。將食用菌產業納入產業投資規劃,發揮產業投資基金在促進食用菌產業發展中的作用。加大對科研工作的支持,對獲得省級科研創新獎的經營主體,給予一定獎勵。每年安排一定的宣傳培訓經費,做好食用菌技術培訓及招商引資推介工作。支持野生菌資源保護區規劃和保育促繁示范基地建設,對成效顯著具有推廣示范帶動作用的科技示范基地按照“先建后補、以獎代補”的方式給予一定扶持。根據年度財力狀況,對新建食用菌標準化集中連片大棚20畝以上的經營主體按照“先建后補、以獎代補”的方式給予一定支持。對購置食用菌加工設備(含烘干、冷藏設施類機械設備)的市場主體,給予農機具購置補貼。嚴格執行省級補助政策,幫助各類經營主體申報補助資金。(牽頭單位:州財政局,責任單位:州林草局、州農業農村局、州科技局、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州工業和信息化局、州供銷社)
2.建立金融保險支持體系。引導鼓勵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投入支持食用菌產業發展,積極向有融資需求的產業園區、交易市場建設項目提供信貸支持,整合創新信貸產品和金融服務,探索林地經營權流轉、大棚及生產設備、訂單及應收賬款抵質押授信業務,創新商標、專利價值評估授信增信方式,創新推廣“菌農貸”“菌商貸”等信貸產品,對生產經營穩定的農戶、個體戶、小微企業主的小額信貸申請,原則上采用信用方式授信。對符合擔保準入條件的,由擔保公司提供貸款擔保,政策性融資擔保機構提供擔保的,擔保費率按照不超過0.8%的標準執行。大力實施食用菌種植政策性保險和商業性保險試點工作,鼓勵和引導各類生產經營主體積極投保,提高抗風險能力,州級財政根據財力對經營主體投入保費給予一定補助,推動食用菌產業穩步持續發展。(牽頭單位:州財政局;責任單位:各縣市人民政府,州林草局、州農業農村局、人民銀行楚雄州分行、州供銷社)
3.落實土地支持保障。認真落實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用地優惠政策,將食用菌用地納入現代化農業用地支持范圍。對食用菌交易市場、產業示范園區、科技研發中心、特色小鎮等重大項目,在建設用地指標上予以優先保障。對食用菌菌種生產、栽培設施和配套設施用地,符合國家規定的,按農用地管理。對利用存量建設用地進行食用菌加工、分揀、物流倉儲等項目建設,給予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獎勵。鼓勵充分利用各單位閑置場所和房屋發展栽培食用菌。(牽頭單位:州自然資源規劃局;責任單位:各縣市人民政府,州林草局、州農業農村局、州供銷社)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健全食用菌產業發展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強化協調配合,解決食用菌產業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凝聚食用菌產業發展合力。各縣市要結合實際成立領導小組,建立部門協作工作機制,做好食用菌產業發展服務工作,加大野生食用菌資源保護,促進食用菌產業健康穩步發展。
(二)注重協調配合。各部門要在項目資金、技術研發、科技支撐等方面加大對食用菌產業發展的支持力度,要繼續支持南華縣做好“一縣一業”示范縣創建工作。州財政局要牽頭制定出臺補助認定辦法和補助申報指南。發改、商務、農業農村等部門要對食用菌交易市場、食用菌基地冷鏈、倉儲、物流等項目建設給予支持。各縣市要將食用菌產業發展納入涉農資金重點支持范圍,加強食用菌產業配套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工作機制,為外商投資營造更優環境。
(三)強化科技人才支持。堅持產學研、農科教相結合,組建全州食用菌產業科研團隊,開展食用菌技術攻關。鼓勵各類經營主體與科研院校合作成立院士專家工作站,研究推廣保育促繁及栽培技術。要重視食用菌產業科技人才的培養和使用,認定一批食用菌產業培訓基地,選派一批懂技術、有經驗的專業隊伍到企業開展技術指導服務,培養和打造一批既能從事食用菌科技研究,又懂實際操作的復合型技術人才推廣隊伍。(來源:楚雄州人民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