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為貫徹落實《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方案》,進一步發揮典型示范引領作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印發了《林業改革發展典型案例》(第四批),楚雄州推動野生菌產業高質量發展案例入選。
楚雄州森林面積2648.56萬畝,野生菌資源豐富,境內有野生菌540余種,其中可食用、藥用的達300多種,被譽為“世界野生菌王國”。楚雄州依托特色優勢資源,推動野生菌規模化經營、規范化生產,加強政策支持和全產業鏈建設,促進“小菌子”逐步形成“大產業”。
創新經營模式。大力推廣菌山承包、有序流轉、規模經營,改變“野生無主、誰采誰有”的傳統經營模式。在充分尊重林農意愿的前提下,鼓勵依法流轉林權,村集體經濟組織引入專業化的規模經營主體,建設野生菌基地,村集體所得的經濟收入按人頭或山林占比進行分紅。南華、姚安、武定等縣(市)將野生菌基地管護與開發推向市場,按照“公開標底、競價承包、持證采集”方式,推廣實施菌山承包經營面積550萬畝、“公司+基地+農戶”模式發展120萬畝。建立健全“誰承包、誰投入、誰管理、誰受益”經營管理機制,落實“統一管理、有效保護、限額采集”要求,推行發放野生食用菌采集證制度,落實封山育林育菌村規民約,規范野生食用菌采摘和“包山養菌”模式。
加強政策支持。制定實施《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林下經濟促進條例》,是全國首部林下經濟地方民族立法,為楚雄州野生菌產業發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出臺楚雄州林業產業發展規劃、楚雄州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林下經濟發展的意見、封山育林育菌管理辦法等政策文件,實施松茸采集方法、牛肝菌采集方法等地方標準,成立工作專班,落實扶持野生菌產業發展優惠政策,支持野生菌產業做大做優。與云南省農科院、昆明食用菌研究所等科研院校合作,探索野生菌保育促繁技術,強化產業科技支撐。推進示范基地建設,打造松茸、牛肝菌、雞樅、松露、大紅菌等8種野生食用菌保育基地。楚雄州野生菌年產量近5萬噸,產值超過65億元。
延展產業鏈條。加大野生菌產品研發力度,生產鮮菌速凍類、干制類、泡酒類、油炸類等初級加工產品,開發野生菌醬、松茸醬、松露醬、菌湯包、松露含片等精深加工產品。“楚雄牛肝菌”和“南華松茸”被批準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和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建成野生菌加工產業園建設冷鏈、倉儲物流中心,開通南華至昆明長水機場郵航直達專線,推進物流、電子商務等行業迅猛發展。連續舉辦20屆“中國·南華野生菌美食文化節”,帶動餐飲、文化旅游等文旅康養項目實施,培育野生菌餐飲企業約3500多家。全州有一定規模的野生菌加工出口企業29家,其中8家被認定為省級林業龍頭企業。
楚雄州已成為云南省野生菌產業聚集區,全國野生菌生產、交易、加工、出口的主要基地。(來源: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網站 云南發布 楚雄林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