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農業農村部辦公廳 公安部辦公廳 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關于公布依法打擊以“訂單農業”為名設騙局坑農典型案例的通知》發布,對5件有代表性案例予以公布,其中涉及食用菌案例1起。小編特編輯如下,以此提醒廣大菇農,在發展“訂單農業”及食用菌生產中,一定要增強依法維權意識和風險辨識能力,謹防受騙。
河南省鄭州市某公司以“訂單農業”為名實施合同詐騙案
(一)基本案情
2023年10月,河南省鄭州市公安局根據群眾舉報線索,對鄭州市某公司涉嫌以“訂單農業”為名實施合同詐騙立案偵查。經公安機關查明,該公司自2022年以來在河南、云南等多個省份招募業務員及代理人,打著“助力國家鄉村振興”、“農科院重點扶持項目”等旗號向農戶推介食用菌種植項目,誘騙農戶簽訂靈芝等種植訂單合同,并以每單元1.68萬元至1.98萬元不等的價格向農戶銷售菌包。合同訂立后,該公司以農戶種出的成品菌質量不達標為由拒不履行回購義務,隨后失聯逃避。至案發時,該公司共與300余個農戶簽訂訂單合同,涉案金額2000余萬元。公安機關現已偵查終結,共抓獲犯罪嫌疑人20余名,以涉嫌合同詐騙罪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
(二)典型意義
本案是一起典型的虛構涉農重點項目實施合同詐騙的案件。近年來,此類犯罪時有發生,盡管有關部門多次進行辟謠提醒,但仍有農民群眾受騙。本案違法行為人利用農民群眾對農業科研院所、國家強農惠農政策的天然信任感行騙,不僅給受害群眾造成巨大損失,也嚴重混淆視聽,影響社會公眾對國家強農惠農政策的信任度,社會危害性較大,必須依法嚴厲打擊。
(三)案件警示
國家強農惠農政策及項目都是由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組織實施,農民群眾可直接向當地政府及有關部門咨詢,也可登錄其官方網站了解有關政策,千萬不要輕信社會人員以“國家級”、“國家財政補貼”、“惠農助農重點項目”、“量子科技賦能”、“太空科技軍轉民”等為噱頭的宣傳。作出投資決策前要通過當地政府及有關部門確認對方身份信息是否真實、相關扶持政策或項目是否存在、申領方式和程序是否合法合規,謹防受騙。(來源:農業農村部法規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