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應對強降雨對食用菌等生產造成的不利影響,近日,山東省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制定引發食用菌應對洪澇災害技術指導意見。
科學管理
菇棚積水排完,要及時清理死菇,并集中填埋。菌棒受災后,對于泡水的菌棒進行單獨擺放,表面噴灑1%~2%的石灰水,以防雜菌感染。正在發菌期的菌棒,泡水較輕的用清水或自來水沖洗干凈,再用漂白粉澄清液或石灰水噴灑表面后,移至陰涼、干燥、通風、避光場所堆放。泡水過多的菌棒,割小口通氣排濕,排放架上或斜立于畦床上,瀝去多余水分,增加料內氧氣供應,促進菌絲恢復生長。泡水過重,發菌時間較短的,可重新滅菌、接種,或盡快拌入新料后重新制作菌棒。原料受淹要及時進行攤晾、曝曬,再添加部分干栽培料,含水量調至60%~65%,于地勢高燥的場地重新發酵。
加強病蟲防治
食用菌災后要及時對生產場所進行全面清理,保證環境清潔,可采用地面撒布生石灰等進行殺菌。對菇棚泥地可采取鋪一層干凈新土,并撒一層生石灰消毒后使用,水泥地面沖洗干凈后,用漂白粉或二氧化氯噴灑或擦洗地面和墻壁,通風除濕干燥后再用。通過懸掛安裝粘蟲板(30厘米×20厘米)、頻振式殺蟲燈(15 W)、黑光燈(20~40 W)、糖醋液等誘殺害蟲。及時清除污染菌包(棒),摘除病菇,進行無害化處理或者隔離分類管理,并用10%漂白粉液噴灑菇畦。出菇期間嚴禁噴灑任何化學藥劑。
及時搶收改種
降雨天氣,食用菌棚內濕度大,及時采收未被雨水浸泡或短時間浸泡的子實體,采后進行保鮮或晾曬、烘干;同時加強通風降溫除濕,待菌絲積累營養后繼續進行出菇管理。(來源:山東省農業技術推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