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香菇菌棒原料配制,到菌棒自動化接種,再到菌棒智能化栽培,我們的香菇菌棒實現了工廠化生產。”近日,在河北省青龍縣香菇產業園,六青菌業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丁佳偉介紹,他們通過科技賦能,助香菇產業升級蝶變。
走進菌棒接種車間,透過廊道玻璃看到,一條條接種設備高速運轉著,一根根香菇菌棒排隊“行走”在傳輸帶上……自動化接種設備正為傳統菌棒生產“加速”。
“我們建有5條自動化接種生產線,每小時接種6000多根菌棒。”丁佳偉說,他們每年栽培香菇菌棒1500萬根。
數據背后是菌棒生產效率、成活率和出菇率的提高。“經過高溫殺菌、密閉接種的菌棒,其成活率、出菇率是一致的。”丁佳偉說,菌種繁育、菌棒生產是香菇產業的前端,標準化生產工藝降低了散戶制棒的技術風險。
在智能化養菇車間擺放著一排排立體菌棒層架。“這里放置了80萬根香菇菌棒。”丁佳偉說,像這樣的養菇車間,他們擁有9個。
“養菇的關鍵問題是控制溫濕度。”丁佳偉說,他們為每個車間安裝上了“智能管家”,風力、光照、溫度和濕度全部實現自動調節。
“經過3至4個月的培養,就可將菌棒出售給種植戶。”丁佳偉介紹,菌棒運到菇農棚內,脫掉“外衣”,補足水分,大約7天就可采摘香菇。
在有10余年香菇種植經驗的木蘭菌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志芳看來,規模化栽培為她們做大香菇產業提供了助力。
走進木蘭菌業香菇種植基地,一座座香菇大棚鱗次櫛比,陣陣菇香飄來。吳志芳介紹,3月初上架的菌棒,出6茬菇后,10月底下架,每根菌棒產菇1.7斤左右。這個棚里投放了8700多根菌棒。像這樣的香菇大棚,她去年建了220個。
“我們全鎮15個村200余戶村民從事食用菌種植,每年人均增收5000多元。”青龍縣婁杖子鎮黨委書記朱金虎介紹,他們通過推動規模化種植、建設香菇保鮮庫、發展香菇深加工,拉長了香菇產業鏈條,初步形成了“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聯農帶農富農發展新格局。
婁杖子鎮僅是青龍縣香菇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青龍縣現有木蘭菌業、龍菇合作社等各類經營主體40余家,產業覆蓋婁杖子等11個鄉鎮,每年栽培菌棒5500萬根,帶動1.2萬余農戶增收致富。
更可喜的是,通過物流倉儲和電商平臺,青龍香菇香飄海內外,遠銷韓國、日本等多個國家。在溫控技術賦能下,香菇菌棒實現了出口創匯。
從“香菇戶”到“香菇縣”,小香菇撐起鄉村振興的大夢想。未來,青龍香菇要更“香”。(來源: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