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3-04-15
來源:搜狐網
2013年,方正林業局搶抓機遇,在總局“四八四三”發展戰略引領下,提出了“生態立局、產業強局、文化興局、民生安局”的四局戰略。在民生安局中他們強調:繼續大力扶持食用菌生產,推動食用菌產業向規模化、標準化、集群化方向發展。目前,全局食用菌(主要是黑木耳)的生產能力,已經從2011年的800萬袋,發展到2012年的3480萬袋,同比增長310%,實現了食用菌產業規模和速度的雙飛躍。今年,他們計劃生產食用菌6000萬袋,到“十二五”期末力爭突破1億袋。
初春,當走進位于張廣才嶺東北麓的方正林業局時,你不難發現,這里到處涌動著生產熱潮。那一排排整齊的鋼骨架食用菌大棚、一座座寬敞明亮的菌包廠,還有各生產基地上創業者忙碌的身影,都讓剛剛走過了寒冷冬季的寧靜林區小鎮,充滿著盎然生機。
食用菌托起職工致富夢想
在方正林業局的“生態立局、產業強局、文化興局、民生安局”四局戰略中,富民,是他們最大的民生抓手。而食用菌生產,恰恰是最直接、最有效地拉動職工群眾創業就業、托起全局父老鄉親致富夢想的產業。
隨著天保工程的深入實施,林區采伐任務量銳減,富余勞動力不斷增多。如何引導林區職工發展第二、三產業,解決“人往哪里去,錢從哪里來”的問題,成為方正林業局的大課題。方正林業局立足局情,把開發林地資源作為職工增收致富的抓手,瞄準了技術成熟、市場成熟、投資小、見效快、周期短的食用菌產業。
與森工林區的其它林業局相比,方正林業局的食用菌產業發展起步較晚。相鄰的葦河林業局,已經擁有了20年的食用菌產業發展歷史,而方正林業局可以說是剛剛起步。不過,也正是因為起步較晚,方正林業局發現了自己的后發優勢,他們吸取、總結食用菌產業發展歷程中的經驗和教訓,確立了自己“小規模、大集群、專業鎮”的發展模式,并且“高定位、高立意、高起點”,在規劃、建設、生產上,直接走上了工廠化生產的食用菌產業化之路。
為了加速推進食用菌產業發展,林業局實施了“龍頭”帶動戰略,鼓勵示范大戶建基地、上規模、上水平。林業局則在土地、原料、資金等多方面,給予全力扶持。2012年,吉嶺經營所食用菌大戶劉啟華,投資600萬元建起了一座占地面積130畝的食用菌產業園。這個園區劃分四大區:木屑生產區,菌包生產區,養菌區,菌袋擺放區。其中,菌包生產區廠房面積2000多平方米;養菌大棚51棟10200平方米。菌包廠引進了目前國內最先進的液態菌菌種生產設備,生產流程實現自動化;采用滅菌柜蒸汽滅菌,拌料、裝袋實現了機械化。這個菌包廠目前的日生產能力已達4萬袋,年產值可達1000萬元。專業的菌包廠不僅徹底解決了食用菌產業發展過程中作坊式生產、設備設施簡陋、技術含量低、菌種質量差而導致的生產成本過高、勞動力密集、資源消耗過大的瓶頸問題,實現了食用菌生產的產業化,同時還解決了70多名勞動力的就業問題。
為有效解決山下局址的離崗、下崗、無業人員想發展食用菌卻苦于無場地的問題,林業局又投入了500萬元,在距局址21公里處的紅一經營所,建起了一座占地24.5萬平方米的陽光創業食用菌孵化基地。基地內建有54個養菌棚、54個看護房,其中每個養菌棚可養菌五萬袋,同時為每戶提供5畝的食用菌擺放地塊。
“四大體系”破解產業發展難題
沒錢、沒條件、沒技術、沒銷路,是方正林業局食用菌產業發展的四大難題。那么,如何盡快突破產業發展的瓶頸,調動和吸引職工群眾盡快參與到食用菌生產中來?林業局經過專題調研決定:必須加大林業局對種植戶的扶持力度,制定出產業扶持政策,通過打造四大助民體系,破解制約產業發展的瓶頸。
首先,他們積極打造金融服務體系。2012年,林業局與信用社溝通,為職工發展多種經營辦理小額貸款3360萬元。同時,他們積極爭取貼息信貸扶持政策,為職工群眾解決了“沒有資金、缺少資金、資金不足”的難題。
其次,打造基礎設施服務體系。去年,林業局投資500多萬元,完善了紅一陽光孵化創業基地基礎設施;投資 260萬元與方正、依蘭、林口、高楞四個轄區電業部門溝通、協調,架設輸電線路32088米,新上 48臺變壓器,增加電力電容3140千伏安;出資110萬元購買一臺挖溝機,專門為職工群眾解決場地、道路、排水等難題;缺水源,林業局為基地出資打井;適合修路的,林業局在砂石料和機械設備上給予支持,解決基礎設施薄弱的難題。
第三,打造技術服務體系。林業局出資聘請專家舉辦技術講座,并深入到食用菌栽培戶、生態雞養殖戶、山野菜種植戶現場指導。全局開展實用技術培訓班56期,參加人員達2323人次;同時,不定期組織技術骨干去亞布力、葦河等地參觀學習,解決了職工不懂、不會、不明白,“想致富,沒技術”的難題。
第四,打造市場銷售體系。以各種展會為平臺,積極組織特色產品參加各種展會活動,提高產品的市場占有份額;以各地木耳大市場和義烏為銷售窗口,通過建立銷售網點,加大品牌的宣傳和推廣力度,提高產品知名度;積極發展中介組織,構建“市場+中介+業戶”的格局;改善產品流通環境,建立物流園區、交易大市場、工業園區等產品集散地,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產品市場體系,為產品打入市場奠定基礎,解決了職工群眾信息少、銷售難等問題。
典型帶動助推產業飛速發展
典型的示范帶頭作用,最具說服力。為此,方正林業局大打典型牌,通過樹立食用菌種植大戶和黨員干部帶頭人,讓更多的職工群眾看到希望。吉嶺、四道、五道、石河等林場(所),在職工群眾信心不足、踟躇觀望之時,甩開膀子、做出樣子,帶頭從事食用菌生產,極大地激發了職工群眾的參與熱情。通過重點培養和黨員干部帶頭,目前林業局已經涌現出吉嶺經營所劉啟華、星火林場劉偉軍、沙河子經營所宋興環、李桂香、紅一經營所孫鵬、貯木場孫延忠、三道通經營所靳洪宇等一大批食用菌大戶。去冬今春,全局上上下下發展食用菌種植的創業激情,全部被調動了起來。
為幫助弱勢群體脫貧,林業局副處級以上領導干部還與貧困戶結成了“一幫一”對子,他們自掏腰包,在“紅一陽光孵化創業基地”購買了養菌棚、看護房、菌包,讓幫扶對象在創業基地里生產,在讓他們有事干、有零錢賺的同時,還給他們分紅利,為弱勢群體的早日脫困奠定了基礎。
方正林業局在食用菌產業發展的資金扶持力度上,也開了建局史的先河。2011年起,林業局鼓勵職工發展食用菌產業出臺的各項補貼政策,相繼落實到位。例如:每個鋼骨架大棚成本的20%補貼、菌包廠生產設備的50%補貼,基地水井的100%補貼。2012年,共有1000萬元左右的補貼資金,落在了食用菌種植戶的生產中。2012年,方正林業局食用菌產業發展勢頭迅猛,504座鋼骨架大棚如雨后春筍般撥地而起,一臺臺、一個個與食用菌生產相關的設施、設備,紛紛被食用菌種植戶購進了生產基地。目前,全局新建菌包廠71個,有1123戶參與到食用菌栽培中。食用菌生產也由2011年的800萬袋(盤)發展到2012年的3480萬袋(盤),同比增長310%,凈利潤達4000余萬元。
2013年,林業局提出將繼續給力食用菌生產,實施“紅一陽光孵化創業基地”二期工程建設,推進食用菌產業向規模化、標準化、集群化方向發展。今年,計劃再投入1000萬元補貼給種植戶,為食用菌產業發展注入強大的動力。全年計劃完成食用菌生產6000萬袋,爭取到“十二五”期末,全局食用菌種植突破1億袋。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