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4月24日上午,黑木耳產業暨食用菌生產加工研討會在安徽合肥順利召開。來自行業知名專家、企業家代表及全國各地參會代表近200名參加了本次會議。
在研討會上,國家食用菌產業技術體系崗位專家、黑龍江省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所長張介馳,浙江龍泉富菌物產有限公司技術總監謝富忠、河南省農科院農副產品加工研究所研究員王安建、江西宜春職業技術學院食用菌研究所研究員鄢定明、中盛永基(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孫建國等專家及企業家代表圍繞“我國黑木耳產業發展和栽培技術”,“南方黑木耳栽培關鍵技術”,“食用菌加工技術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食用菌生態化培植”,“香菇小微工廠化生產新模式”等話題展開研討。
“黑木耳袋栽的技術水平在逐步上升,原料利用率和產業綜合效益在穩步提高。與其他大宗食用菌品種相比,黑木耳的栽培生理的基礎研發還很薄弱,還需要深入系統研究。”國家食用菌產業技術體系崗位專家、黑龍江省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所長張介馳在會議上談到,未來我國黑木耳栽培技術的研發還需從新型基質應用配套技術,基質轉化能力的應用,以及產品質量的環控等方面努力提升水平。
浙江龍泉富菌物產有限公司技術總監謝富忠提到,南方由于氣溫高、濕度大,在栽培環節中很容易受到雜菌感染,因此,在生產中的任何環節都應該嚴格對待,尤其在菌絲培養階段出現高溫,要控制菌袋內的發菌溫度在28℃以下,在23—26℃之間為佳。各地應根據不同的地理氣候條件靈活掌握或搭遮陽棚。
河南省農科院農副產品加工研究所研究員王安建提到食用菌加工產業發展趨勢主要有四個方面:1.精深加工能力越來越強,資源綜合利用度越來越高;2.加工原料專用化;3.加工設備向新型、高效、節能、環保方向發展;4.重視加工過程的質量管理與食品安全。他建議食用菌相關企業要重點開發佐餐食品、休閑食品、功能性食品、食用菌調味品、化妝品等食用菌精深加工產品。
“食用菌生態化的本質是回歸自然,不是所謂的野生或仿生。”江西宜春職業技術學院食用菌研究所研究員鄢定明在會上向參會代表闡述了食用菌生態化發展的產業新業態,他認為,要想發展食用菌生態化培植,應該從原料、過程、環境、條件、人工保護性促進等方面實現生態化,這種食用菌產業發展模式更符合國情,能更均衡健康的發展。
中盛永基(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孫建國在會上針對大家感興趣的香菇工廠化生產如何降低成本,提高生產效率?提出了香菇小微工廠化生產新模式。該模式以開發的中小型菌包壓塊成型機等主要設備相配套為載體,利用全氧菌包培菌、菌塊立體出菇新技術,不另打孔接種、不雙層套袋防雜菌感染、不翻堆轉袋、不多次刺孔增氧、不用扎眼排放生理黃水、不需人工調控轉色,省工70%以上,更適合中小微企業采用。
現場專家及企業家代表們的精彩發言讓與會者受益匪淺,大家紛紛表示要把這些經驗帶回去,與本單位實際情況緊密結合,開創工作新局面。
本次研討會,由中國鄉鎮企業協會食用菌產業分會、中國食用菌商務網聯合主辦,是中國食用菌新產品新技術博覽會分論壇之一,旨在為行業從業者提供黑木耳、香菇產業專業的生產管理技術及發展新模式、新理念和新路徑,提升我國食用菌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