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工廠化集中制袋”這一菌類種植新技術在四川金堂食用菌中試基地試驗成功,日前已推向市場,通過科技成果轉化助力農民增產增收。
(試驗成功的紅托竹蓀)
在金堂食用菌中試基地,中國農業科學院都市農業研究所副所長、食用菌創新團隊首席科學家甘炳成介紹,除了毛木耳外,紅托竹蓀、黑皮雞樅菌的工廠化集中制袋中試項目也已陸續推向市場。與傳統的大棚種植相比,集中制袋省去了菌農的三大“麻煩”。
首先,菌農采購這類集中制袋的“小袋子”,里面裝滿了已經成熟的菌絲,跟以前購買菌種自行培育相比,省去了從菌種到菌絲培育的等待時間。其次,“小袋子”里菌絲在中試階段經過無數次的“糾錯”測試,技術成熟、產量穩定,免去了普通種植戶因技術不穩定帶來的產量損耗,大大減輕了種植戶勞動強度。再次,“小袋子”占地面積小,節約租地成本。
甘炳成算了一筆賬,傳統方式畝產約8000袋,而今在中試基地新的集中制袋試驗環境下,20畝地產出500萬袋,折合畝產約25萬袋,產量提高30倍以上。對種植戶來說,這意味著原先投12畝地的租金能達到10萬袋產量,現在只需要投半畝地,租金減少了,用地成本節約30倍,省下來可用于擴產增收。(來源:錦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