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建是天津濱海新區的名人,因為擁有數百畝的香菇栽培基地,周邊的村民都叫他“香菇大王”。他種植香菇已經八年,用他 自己的話講就是“天天蹲在大棚內和香菇打交道,和香菇相依為伴”。 繆建大棚里種的香菇比我們在市場上看到的個頭要大一些 ,質地比較硬,口感鮮美,有嚼勁。這是他從臺灣引進的新品種香菇。
以往生產香菇所用的菌種棒,因為含有不少化學成分,幾乎不能循環利用,還會影響到農村環境,這讓繆建在如何處理這些廢 棄菌種棒的問題上犯了愁。萌生了引進新品種的想法后,繆建四處考察,最終從臺灣引進了新品種香菇。繆建引進的這個香菇品種 培育時所需的基質較少,可以自動分解,這意味著作為載體的菌種棒可以循環利用。不僅如此,繆建還找來南京農業大學的相關專 家,在“食用菌基質循環利用”和“有機肥還田”這兩個課題上進行攻關研究,不僅拉長了菌類培育產業鏈,還實現了真正的低碳 生產。
“香菇生產結束以后,將菌種棒殘渣和秸稈、麩皮、棉殼等物質混合后重新配方,再次應用于生產平菇、蘑菇、茶樹菇,既解 決了環境污染問題,同時也節約了成本,提高了效益,一舉多得。”繆建介紹道。繆建種的香菇品質好、肉厚、口感好、無公害, 受到省內外客商的青睞,得到客戶和群眾的認可和喜愛。目前,繆建擁有413座標準化產菇大棚,兩條全自動生產線。去年,該合 作社生產香菇2600多噸,實現產值268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