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東韶關南雄市鄧坊鎮上湖村黨群服務中心背后,四個香菇種植大棚里面擺上了1.5萬棒香菇,預計年產量可達12500公斤。駐韶關南雄市鄧坊鎮幫扶工作隊隊員黃桂濤介紹,為了降低成本,提高香菇烘干效率,工作隊推動村里購置了一臺電力烘干設備,為香菇產業發展注入新動能,助力村民和集體增收。
“駐”入電力,為林下經濟“充能”
來自韶關城區供電局的黃桂濤介紹,上湖村以梯田為主,平均海拔600多米,發展林下經濟的潛力比較大。第二批駐鎮幫扶工作開展以來,工作隊利用這一優勢,謀劃推動上湖村的產業發展。
此前,上湖村利用黨群服務中心后方閑置用地自建了4座香菇種植大棚,組建起仿野生食用菌種植合作社,引進適宜的香菇品種慶科20,每年能為村集體增收7.2萬元。然而,香菇采摘后只有部分能以生鮮菇形式出售,大部分需要進行烘干后以干香菇的形式出售,這對上湖村來說是一大難點。
“傳統的烘干方法比較費人力,需要收集大量的柴火,還需要有人守夜觀察以把握火候,品質難以保障。”黃桂濤介紹,上湖村常住人口不足40人,且大多是老人,勞動力稀缺,難以支持香菇產業發展壯大。經過商討,工作隊支持村集體購置了1臺2萬元的烘干設備,協調幫扶單位韶關南雄供電局為大棚安裝三相動力電表,以滿足烘干設備需求,并邀請供電局志愿服務隊到現場指導協助村干部調試安裝烘干設備。
延長香菇產業鏈,帶動農戶就業增收
“這一臺烘干設備可以滿足4座香菇大棚的需求,以前1000斤香菇大概需要35個小時來烘干,現在15個小時就能烘干。”黃桂濤介紹。對于安裝后帶來的效果,工作隊進行了詳細比較:與原來傳統的烘干模式相比,烘干1000斤香菇的經濟成本下降了11.7%。更重要的是,新的烘干模式消除了夜間值守人員的安全風險,也確保了產品品質的穩定性,從而提升了香菇的銷售價格,使得總體收益增長約15%。
電力為香菇產業的發展帶來新的希望,也讓鄧坊鎮其他村看到了發展的潛力。目前,食用菌種植業在鄧坊鎮欣欣向榮,4個行政村的黨組織積極引領經濟合作聯社試種香菇。據統計,從種植、采摘再到包裝等各個環節,鄧坊鎮的食用菌種植業共提供了375人次的就業,有效帶動農戶務工增收。
據悉,上湖村香菇產業收入春節前可達12萬元。接下來,工作隊將致力于延伸香菇產業鏈,進一步開發香菇面、香菇粉等加工產品,推動香菇產業可持續發展。
規劃特色路線,同步發展文旅產業
工作隊不僅在香菇產業上積極探索新機遇,同時將目光投向文旅產業。依托南雄市的豐富旅游資源,工作隊與強鎮富村公司——南雄市富興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策劃了特色文旅路線。不僅能讓游客欣賞南雄的生態美景,也能體驗采摘香菇、室外燒烤等特色活動,讓文旅產業與香菇產業的發展相互促進。(來源:南方農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