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是河南省食用菌的主要栽種品種,其產量已連續五年居全省栽培菇(耳)類之首。2014年,香菇產量約占全省食用菌產量的40.86%。目前,香菇生產已可以通過合理的季節安排,采用不同的栽培模式實現周年栽培出菇。按栽培季節和出菇時期劃分,主要有三種模式:一是春季制袋接種,秋冬出菇;二是秋季制袋接種,冬春出菇;三是冬季制袋接種,第二年夏秋出菇。在河南,人們通常稱第三種模式出產的香菇為“夏香菇”。近年來,夏香菇發展很快,其產量占河南香菇總產量的20%。本文對近年來河南省夏香菇生產發展概況以及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和相應對策進行如下分析:
一、河南夏香菇產業發展概況
(一)發展歷程
河南省夏香菇的栽培大約始于本世紀初。在2009年前為試驗示范推廣階段,在這一階段研究人員通過反復試驗、研究,不僅發現河南省夏香菇制袋接種的最佳季節是頭年的冬季,從而將最初的春季2、3月份制袋接種提早到頭年冬季11月份左右,早制袋、早接種,使得來年可以早出菇,甚至入伏前出2-3茬菇。而且還選育出了適合河南氣候特點的一批中溫偏高型優良菌株,例如:靈仙1號、L808、南山1號、武香1號這幾個品種,它們綜合形狀好,菇形園整,肉厚質密,而且“吃溫性”好,菇體生長健穩,并且出菇疏密適中,在推廣應用中普遍受到菇農的喜愛。而2009年至今為快速發展階段,2009年全省夏香菇栽培規模不足2000萬袋,產量不足1.4萬噸,而2015年其栽培規模近2億袋,較2009年增長約10倍,產量預計達21.9萬噸,增長近15倍。
(二)發展特點
縱觀這十多年來河南省夏香菇發展歷程可以說是科學發展、速度迅猛、效益顯著。其主要有以下四個突出特點:
一是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拉動了夏香菇生產的發展。由于香菇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各種對人體健康有益的糖類、礦物質、維生素等物質,不僅營養成分全面而獨特,而且還具有非凡的藥用價值,能降低膽固醇,防治心血管病和佝僂病等疾病的發生,能強身滋補、清熱解毒、抗流感病毒及抗腫瘤等。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理念的提升以及膳食結構的改善,香菇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自從夏香菇栽培成功之后,香菇可周年生產,極大地滿足了人們一年四季對鮮香菇的需求。近年來,雖然河南省夏香菇種植規模持續、快速擴大,而市場價格卻一直堅挺,并沒有因為供應量的急速增加而使市價降低,這足以說明人們對夏香菇的消費需求也是與日俱增。
二是顯著的經濟效益帶動了夏香菇生產的發展。當前人工工資、原材料費用上漲,過去產區人工工資約70-80元/天人,木屑約460元/噸,麩皮約1.8元/公斤;現今人工工資約120-150元/天/人,木屑約650元/噸,麩皮約2.2元/公斤),成本增加的情況下,種植夏香菇產生的經濟效益依然較高,其投入產出比依然比較可觀,在靈寶市一畝普通林地擺放約8000袋夏香菇的純利潤最高可達5萬元左右。前些年剛發展夏香菇時,一畝用于種植的林地租金不足200元,而時下就漲至1500元左右,這也足以說明種植夏香菇利潤之豐厚。
三是良好的生態效益驅動了夏香菇生產的發展。夏香菇生產原料采用果木修剪枝條和柞木輪伐枝椏所產生的木屑,變廢為寶,大大提高了農業資源利用率;同時夏香菇生產場地多為林下,一方面是夏季樹木枝葉茂密,林下氣溫較外界氣溫低3-5℃,為夏香菇生長提供了較好的小氣候環境;另一方面在林下種香菇不僅占耕地,減少了搭棚費用,而且樹木進行光合作用還會產生充足的氧氣,有利于香菇的生長,還可以用修剪蘋果枝條粉碎作生產香菇的原料;并且就樹木而言,香菇的生長需要菇農經常噴水,多余的水分便可提供給樹木的生長,同時夏香菇產生的二氧化碳也提供了樹木光合作用的原料,有利于樹木的生長。據調查,楊樹林下種香菇,每年的樹木著葉期較未種香菇的要多7-10天。林下種夏香菇,菌林可以優勢互補,菌興林旺,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都十分顯著,這種生產模式受到廣大農民的認可。在靈寶,當地人稱靈寶的食用菌產業是由蘋果產業催生而發展起來的又一支柱產業
四是政府重視引導、服務,助推了夏香菇生產的發展。各級政府近年來為推動夏香菇種植業的發展采取了許多措施,一是出臺了很多鼓勵產業發展的政策,例如:靈寶市將夏香菇生產作為長期著力培植的特色主導產業,并建立健全了富有活力的領導機制和完善的社會化服務體系;靈寶市還在全市建立健全了組織管理、技術服務、信息服務以及資金支撐、政策保障和產品銷售等體系。二是由職能部門或協會召開不同層次的夏香菇技術與營銷研討會、現場觀摩會等交流會,不斷總結交流經驗,發布產業信息,探索發展思路,制定發展規劃,聘請從事香菇研究、推廣的專家親臨夏香菇生產現場指導。
二、河南夏香菇產業發展現狀
(一)主產區業已基本形成
目前河南省三門峽、駐馬店和新鄉三大夏香菇主產區已基本形成,三個地區產量預計達20萬噸,占全省夏香菇產量的80%以上,其中三門峽的靈寶市尤為突出,其年產量預計達10萬噸。而駐馬店市主要集中在泌陽,其年產量預計也能達10萬噸。
(二)栽培技術逐步提高
近年來各地栽培技術通過反復實踐逐步得以提高,歸納起來,一是每個產區都篩選出1-3個推廣品種,使得優良品種覆蓋率達90%以上,例如三門峽地區主推靈仙1號、L808,駐馬店地區主推L808、南山1號,新鄉地區主推南山1號、武香1號;二是制袋接種季節與料袋制作、接種、養菌、出菇管理、采收和病蟲害防控等操作技術在各地都形成了一定的規程,這就使得菌袋的成品率,生物轉化率和產品優質率都得到了顯著提高。
(三)產業化水平逐步提升
在農業現代化發展進程的推動下,各地都加快了產業化的推進,用工業化的理念發展夏香菇生產,積極扶持食用菌龍頭企業,積極引導菇農創建食用菌專業合作社,大力推廣食用菌生產機械,強化產品質量安全生產理念,創建了一批規模化、標準化生產基地,實現了生產方式由粗放經營向集約經營的轉變以及經營形式由家庭經營向適度規模經營的轉變。在2011和2012兩年河南省八個榮獲全國食用菌產業化發展示范縣中,靈寶、泌陽、西平三個縣(市)是夏香菇主產區;兩個榮獲全國十佳食用菌專業合作社中,長垣縣蒲田食用菌專業合作社是從事夏香菇菌袋工廠化生產的。靈寶市在探索不同條件下合作社發展模式以及建立農戶與市場有效對接機制以提高生產組織化程度方面積累了一定經驗,目前全市發展多戶入股合作經營、資金入股集中經營等多種經營模式的農民食用菌專業合作社42個,其中省、市級示范社5個,輻射帶動農戶超過8000戶。
近年來,各級政府都非常重視產品的質量安全,多措并舉,通過強化產地、產品無公害認定與認證強化生產環節監管,完善標準化、產品安全追溯等體系建設,夏香菇產品質量安全逐步提高。三門峽市農科院在河南省食用菌協會指導下,制訂的《夏香菇林下生產技術規程河南省地方標準》已被河南省質量技術監管局發布實施。靈寶市創建的“出口香菇質量安全示范區”也已于2014年8月7日和9月19日分別通過省級和國家級香菇質量安全示范區的考核。
三、河南夏香菇產業存在問題
(一)生產設施簡陋,專業化程度低
河南省夏香菇生產當前存在的一個主要問題是生產設施簡陋,專業化、機械化、自動化程度低,三大主產區除靈寶市外,菌袋生產主要還是農戶單獨或幾戶聯合制作。原本屬勞動密集型的食用菌產業,如不加大機械化裝備方面的建設,提高綜合生產能力,盡快轉變生產方式,加快產業轉型升級,隨著生產成本不斷攀升,比較效益將會持續下降,產業的發展也必將受到影響。
(二)市場建設、信息滯后以及產業發展與市場建設、信息服務失衡
各地對市場建設信息化服務認識還不到位,重生產發展,輕市場建設與信息服務,一方面個別縣(鎮)盡管有專業市場,但缺乏管理,倉儲、物流跟不上,而多數縣(鎮)無專業市場,農民只得自發到集市上銷售;另一方面,在出菇旺季價格低迷,不少地方出菇旺季的價格僅是正常時期的60%左右。據調查,2015年靈寶市夏香菇種植規模與產量較上年增長12%,但銷售收入還不及2014年,豐產卻不能豐收,多收而不能多得,若不盡快解決,也必將影響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三)人才短缺,科技支撐匱乏
主產區縣一級普遍缺乏既具有一定的理論知識,又具有實踐經驗的綜合素質較高的專業人才,現有技術人員普遍年齡偏大,技術力量薄弱,科技支撐匱乏。在調研中發現,食用菌生產操作缺乏嚴格的操作規程,滅菌一個倉甚至能堆疊2萬袋,滅菌時間長達3-4天;同時菌種質量良莠不齊,菌種市場非法制、銷菌種現象時有發生。
四、河南夏香菇產業發展對策
(一)應加強宏觀調控,引導夏香菇生產發展方向從規模擴張向提質增效進行轉變
香菇是高蛋白、低脂肪、食藥同源的健康食品、功能食品、長壽食品,能夠提高人體免疫能力,有益于身體健康,備受人們的青睞。近年來在效益的驅動下,夏香菇的規模擴張很快,但市場是有限的,如不加強調控,引導廣大菇農,按市場需求進行種植,盲目發展,勢必引發“菇傷農”的現象。各級政府應強化對夏香菇生產的宏觀調控,健全夏香菇生產管理體系和推廣服務體系,深入調查研究,引導夏香菇生產從規模擴張向提質增效轉變。
(二)應加強對夏香菇生產的支持力度
河南省是一個農業大省,農民不太富裕,因此建議各地政府一方面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吸引沿海或南方一些企業投資,一方面可以出臺一些政策,加大對夏香菇生產種植的支持力度,例如:將菌種補貼列入農業良種補貼,將各種設備補貼列入農業機械補貼,將建設現代化菌種場、現代化菌棒廠生產的用地、用電納入農業范疇。各主產縣應積極籌建現代化菌種廠,提高菌種質量;積極籌建現代化菌袋廠,提高菌袋質量;積極籌建標準化生產示范園區,吸引菇農進入園區生產,采用“公司+基地+農戶”的生產模式,制作菌袋、接種、養菌等環節由公司或菌袋廠集中生產,出菇環節則分散到園區由農戶管理,生產出來的產品再由公司或菌袋廠統一回收銷售、加工,從而提升產業化水平。強化標準菇棚建設,創建一批規模較大的自動化、工廠化、集約化程度較高的標準化菇棚基地。
(三)應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科技支撐能力
建議一方面引進一些高科技專業人才,另一方面有計劃的選派一些縣、鄉基層管理人員到相關大學深造或由省級主管部門進行培訓,加快培養出一批本土化的高科技專業人才隊伍。同時建議強化企業與研究所、研究院和大學實驗室進行合作,鼓勵他們建立長期戰略合作關系;鼓勵企業走產、學、研結合路線,自主研發新品種、新工藝、新產品;政府還應對企業在科研方面給予相關政策照顧和資源傾斜;建議加大對菇農的技術培訓,切實提高廣大菇農的生產技術水平。要依靠科技來提高產品生物學轉化率,提高產品質量,提升經濟效益,為夏香菇生產穩步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
(四)應加快專業市場建設
建議一些主產縣可向西峽等地學習,積極籌建香菇專業交易市場,建立集加工、交易、倉儲、服務為一體的銷售服務體系;加強信息服務,在市場建設中,重視電子商務等新型流通模式的建設;現如今,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農副產品通過電商平臺拓寬自己的銷售渠道。建議各主產縣可以緊跟網絡化、信息化發展的潮流,將夏香菇的銷售從“線下”銷售擴展到“線上”交易。在電子商務平臺出售夏香菇一方面使全國乃至全球的消費者都能購買到河南省主產區的產品,另一方面減少了中間商、使農戶能得到更多實惠。河南省各個主產區應從加工上提高加工效率和加工品質;在交易上增強夏香菇的品牌價值,將其做成主產縣的名片,同時帶動相關副產業的發展;倉儲過程避免香菇受到污染;售后服務也要緊跟到位。我們不僅僅要把夏香菇當成種植業,只關注前期種植,更要努力將其發展成為一個一體化經濟。加強信息服務,在市場建設中,重視電子商務等新型流通模式的建設,對客服進行專業化培訓。與此同時要減少產品流通中的物流環節,減少流通費用,以確保菇農種的菇能賣得了的同時還要賣得好。我們不僅要在種植方面提高夏香菇的品質,也要規避電商平臺可能出現的問題,倉儲過程中如何使香菇保持出產時的品質并在運輸過程中保持完好都是重要的環節。通過專業交易市場這個平臺,促進生產方式由粗放型向精細型轉變,促進發展方向由數量型向質量型轉變,促進產品類型由原料型向高端加工型轉變,將夏香菇生產產業做大、做強,建立一個完備、成熟、健全的一體化經濟產業。(工作單位:華南農業大學 材料與能源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