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幾個月考察,莫際寧最終在平樂縣張家鎮老埠村委砧板寨自然村找到了100多畝地,并投入1800多萬元建起了單體鋼架食用菌生產大棚20座,總面積2萬平方米;鋼架結構生產車間一座,總面積3200平方米;高溫滅菌房4間,組裝式冷庫9間,共1200立方米。
2016年,平樂縣的莫際寧和幾個股東發起成立了一家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落戶平樂縣張家鎮老埠村,租下村里廢棄的磚廠及周邊土地100畝,建立袖珍菇大棚,培育出了菌類上品——— 袖珍菇。經過兩年的不懈努力,目前年產值2000多萬元。公司發展起來后還主動擔當精準扶貧的社會責任,大力扶持當地貧困戶脫貧致富。
把握商機,發展袖珍菇新產業
據介紹,袖珍菇也叫小平菇,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的營養品,并具有消積化淤、清熱解毒、治療胃病傷寒等功效,其中維生素D的含量是其它菌類所不及的,是防治兒童佝僂病、軟骨病、中老年骨質疏松癥的輔助食品。
1997年,莫際寧中專畢業后在平樂縣蚊香廠當工人,后來下海經商并有了一定積蓄。2016年,一次偶然的外出機會讓他看到了種植袖珍菇的巨大商機,并認識了幾位種植蘑菇、銷售蘑菇以及生產蘑菇原料的老板,他們商議后認為種植蘑菇這個“白色產業”具有美好前景。于是,當年2月,莫際寧發起成立了一家專門種植蘑菇的專業合作社,并開始尋找合適的地方建立種菇基地。
經過幾個月考察,莫際寧最終在平樂縣張家鎮老埠村委砧板寨自然村找到了100多畝地,并投入1800多萬元建起了單體鋼架食用菌生產大棚20座,總面積2萬平方米;鋼架結構生產車間一座,總面積3200平方米;高溫滅菌房4間,組裝式冷庫9間,共1200立方米。同時,還購置裝袋機、拌料機、菌 包粉碎機、脫水機等有關設施設備,開始了袖珍菇產業的發展之路。
艱苦創業,打造千萬元產業
創業艱辛。由于莫際寧租的土地是村里廢棄的磚廠,土地平整及規劃花了不少精力和時間。袖珍菇種植技術十分講究,由于袖珍菇是高溫菇,對溫度和濕度都有一定的要求,因而對大棚設施要求高,本地區很少有人種植。他到多地考察學習后,最后確定使用江浙地區最新開發的全國跨度最大的單體大棚,跨度為14米,采用立體化種植,移動式冷機處理技術,梯進式管理模式進行生產。同時引進裝袋系統進行菌包的自主生產,實現了菌包的自我供給及外銷,日產菌包3萬個。開始產菇時,莫際寧每隔一兩個小時就到棚內看看菇缺不缺水,溫度高不高,每天折騰下來幾乎沒法睡覺。
經過兩年的努力,公司目前年產菌包280萬個,一部分用于生產鮮菇,一部分外銷給小規模生產的農戶。公司年產鮮菇1000多噸、干菇兩噸多,產品遠銷深圳、廣州、南寧等城市的大型菜市場,供不應求。產菇當年公司產值達1000多萬元,成為廣西區內最大規模食用菌生產基地,市場前景非常可觀。
主動擔當,助力脫貧
莫際寧的公司從創建開始,就主動擔當起精準扶貧的社會責任。張家鎮老埠村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251戶,公司通過產業帶動,幫助村民實現脫貧。
目前,公司為社會提供80多個就業崗位,并特別安排了20多戶貧困村民就業。他們負責袖珍菇的肥水管理和采摘,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脫貧的愿望,月平均工資達3000多元。2018年,莫際寧的公司在平樂縣二塘鎮建立分廠,擴大生產規模,申報無公害農產品認證,注冊自己的商標,爭取打入大型超市。并培訓農戶種植蘑菇,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由公司統一提供合格的菌包,免費給予技術指導,由農戶自行管理生產,公司統一按市場價分等級收購銷售,帶動更多農戶特別是貧困戶實現脫貧致富。